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我剛去過北京、上海和杭州採訪,並順道進行旅遊。
在當地,有機會採訪從16歲高中生到59歲家庭主婦等大部分中國人。其中很多人原本就是我的朋友,或是通過朋友介紹而認識的人,同時很多人通過某些形式,與「日本」有或多或少的交點。
其中既有不太懂日語、但在日資企業工作、去過日本2~3次的人,也有因工作調動而在日本居住約2年的人。
他們的共同點是對海外有所了解,具有能「從外界」客觀看待自己國家的視野。在與他們溝通的過程中,我自己也了解了「日本」的很多事情,成為很好的學習機會。這是因為通過他們的角度,可以更加客觀地對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
當然,居住在中國的大多數中國人並非如此。至少去過一次日本的中國人仍然非常少,而曾經與日本人有過交流的中國人也可以説微乎其微。對於95%以上的中國人來説,「日本」是只能在電視新聞和電視劇等之中看到的存在、是與自己的生活完全沒有關係的國家、而且仍是非常遙遠的存在。
我在見到經朋友介紹而認識的中國人之後,對方總是聲明「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所有中國人」。與此同時還會告訴我,「因為與日本存在交點的中國人和普通中國人完全不同。或許無法為中島女士提供幫助」。
那麼,「普通中國人」指的是什麼樣的人呢?雖然很難給出定義,但接受我採訪的人都認為,至少與日本存在交點的人(或者曾經去過美國等海外的人)與其他人具有明顯不同的感覺和感受性。
我自身也試圖積極理解這一點。但我仍然認為,在擁有廣闊視野、能夠對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這一點上,他們作為我這個外國人進行採訪的「中國窗口」,進行採訪仍然很有意義。
但在前些天訪問北京一所高中時,我遇到了非常意想不到的事情。8月,那所高中的數名學生自主組成旅遊團,來到日本進行研修旅遊,我經過朋友的介紹,參加了這些高中生與東京大學生們的交流會。借助這一機緣,上周我獲得了訪問那所高中的機會。
7、8位高中生、3位老師和我一起舉行了交流會。
據稱在高中生中,一半曾在8月到過日本,但其餘高中生和3位老師從未到過日本,而且與日本人從未有過交點。
結果我接受了他們的「採訪」,回答了各種問題。
其中,一位老師這樣問我,「我不懂日語,而且與日本人完全沒有交點。但對於日本,希望了解更多。不過,完全不知道如何獲得原汁原味的日本資訊。僅僅依靠電視新聞和電視劇,無法了解「日本真正的東西」。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的確,僅僅依靠大眾媒體的資訊,難以理解一個國家的人民的真實生活和想法。我在一瞬間無言以對。雖然像《日經中文網》這樣,能夠以中文訪問的日本資訊正在不斷增加,但數量仍然很少。雖然有在日中國人通過部落格和微網誌等發佈的日本資訊,但對於從未去過日本的人來説,很難確定內容的真偽。
在日中兩國之間,政治經濟方面的很多資訊都隨處可見。但是,獲知真正想了解的資訊的方式仍然並不多。我在這次的旅行中,深切感受到這一點。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