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藝術之秋的六本木散步

旅人的形狀(27)藝術之秋的六本木散步

2014/10/01

PRINT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初學日文的人都知道,「本」這個漢字在日文裏作為單位數量使用時,指的不是一本書的本,而是一根、一支或一株的意思。帶著初次拜訪六本木這個地方的朋友,倘若對方又恰好是日文初學者時,幾乎千篇一律都會詢問我:「那六株樹在哪?」

      購物中心Tokyo Midtown裏有一處佔地寬闊的草坪,當中有一座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建築背後恰好種了一排高高的大樹。那些問我六株樹在哪兒的朋友當中,會有人還未等到我回答,就忍不住駐足,指著樹木數起來,説:「就是這六株樹嗎?」

      可惜最後發現,不止六株。確實有傳説六本木地名的由來,過去是因為這一帶有六株杉木。又或者流傳,因為這裡存在過六大姓氏的住家,其姓名中都帶有樹木,故得此名。但事實到底如何,沒人知道。

      説起來六本木真是個光從地名,就充滿故事性的地方。現在説起六本木,首先想到的就是六本木之丘和Tokyo Midtown吧,都是很高級的商場和住宅。因為開了許多的美術館和畫廊,甚至六本木是個藝術重鎮了。但公司裏五十多歲的日本前輩告訴我,以前的人對六本木印象可是不太好的。大戰結束後,這裡進出了很多西方人,故開了不少針對洋人的具樂部和酒吧。泡沫經濟高峰期,這裡又是迪斯可舞廳的聖地。燈紅酒綠,歡場風雲,是非暴力也多,大概跟新宿歌舞伎町的形象差不多。

      於是想起山田咏美早期的一些小説。許多崇洋的日本女人,其中又特別對美國黑人情有獨鍾的角色,便經常流連在六本木的夜店中。杯酒交錯,性愛與自尊之間,迷濛出一幕幕情不自禁的東京物語。

      六本木形象的大逆轉,是一直到2003年六本木之丘開幕以後的事了。緊接著2008年Tokyo Midtown開幕,國立新美術館落成,連結起六本木之丘裏的森美術館,這一帶才冒出更多的小畫廊。而我第一次到六本木,恰好是六本木之丘開幕之際。那已是六本木洗心革面後的表情。

      六本木商場賣的高檔衣服,老實説我能買的沒多少。不過在商場裏吃一頓美味的飯或下午茶,還是享受得起的消費。我喜歡在這裡吃吃逛逛,不買什麼,舒服的動線空間,感覺心情也會變好。美術館當中,最喜歡Tokyo Midtown裏的21_21 Design Sight了。這裡的設計展覽總是充滿創意,是那種若不小心錯過了某一次的展覽,就會讓我感到懊悔的程度。Tokyo Midtown裏還有一座Design Hub展覽空間,以平面設計展為主,所有學設計的學生或喜歡設計的人,絕不會錯過的聖地。

      最近,常去的是一個剛開不久的複合式空間,IMA Concept Store。IMA原本是本攝影雜誌,在這裡開闢了一間結合攝影藝廊、書店和咖啡店的據點。近來,我的六本木散步,經常就是從六本木之丘逛到Tokyo Midtown,最後以IMA的一杯咖啡作為終點。

      日本人喜歡稱秋天是藝術之秋。很多農作物的收成在這個季節,許多重要的藝術活動也選在這個時候。藝術之秋的我,走在六本木的某一個晴朗午後。就算是沒走進任何一座美術館,只要抱著觀察的心,看著高樓與高樓之間的天空,每一朵風吹出來的雲朵,都可能成為心靈的收穫。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4部以上。近作為散文《夢中見》,遊記《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6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2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