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則消息引起了一些波動。據該機構估計,按照購買力平價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來計算,2014年美國經濟規模是17.4萬億美元,而中國的經濟規模則是17.6萬億美元。中國首超美國,成為名列世界第一的經濟大國。
儘管這是一種希望能對各國的國內生産總值進行合理比較而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準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但是,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有很大差距。所以,依據此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説中國的經濟規模超過美國,大多數中國人並不認可。但中國經濟規模正在迅速地地朝著超越美國的方向發展,這點還是無可置疑的。在不久前的2005年,中國經濟規模還不到美國的一半。而據IMF預計,到2019年,中國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20%。顯然中國的發展速度正在帶來這個巨變。
拿中日經濟規模的變遷來看,可能這個趨勢可以看得更加清楚點。2010年,中國的GDP為5. 8895萬億美元,日本則是5.4778萬億美元。中國的經濟規模首超日本。日本於1968年超過當時的西德以來,整整守護了42年世界第二這個經濟大國的寶座。有不少日本人不願意看到和承認日本丟失世界第二的寶座這個結果,甚至有人認為那是「中國統計數據作假,摻水」而演繹出來的結果。
美國著名智庫佩尤公眾與媒體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1年調查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結果。對於「中國會趕上美國否?」這個設問,認為「會」的美國人佔46%,而認為「不會」的美國人為45%。前者首超後者。而英國是65%對26%;德國61%對34%;法國72%對28%;俄羅斯45%對30%。但是到了日本,數字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成了37%對60%。有6成日本人不認為中國經濟規模會超過美國。
原日本外務省國際情報局長孫崎享在他的著作中講述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近年他去各地演講時,同樣會問起「中國會趕上美國否?」這個問題,在大城市一般有70%或80%的人認為會趕上。可是,到了小城鎮,人數就劇減。有一次演講,20名聽眾中只有1人認為中國會趕上美國。
到了2013年,中國的GDP折換成日元為983萬億日元(約57萬億元人民幣),而日本則是500萬億日元,中國的經濟規模幾乎是日本的2倍了。儘管這個驚人的數據有個不能忽視的背景,即日本實施安倍經濟學,有意識地誘導日元貶值所致。2013年中日元的匯率從1美元換70多日元開始一直跌落到1美元換100多日元,日元急劇貶值達30%。這樣中國的經濟規模就被匯率魔幻般地推高了30%。但是,中國的經濟規模正在迅速拉開中日之間的距離卻是不變的事實。有日本人指出,對於這個驚人的變化,日本媒體和評論家們幾乎一致保持著不可理解的沉默。所以,要想真正改善中日關係,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就是要學會正視對方。對中國和日本來説都是如此。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