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中國的日本化和日本的劣化

等身大的日本(80)中國的日本化和日本的劣化

2015/08/18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最近數年來,我深切感受到中國的日本化、以及日本的劣化。7月前往中國時,也産生了相同的感覺。這或許是一種職業病,但關注街頭變化和人們的行為猶如是我的工作,與一般人相比,我或許更加敏感地感到變化。

      具體來説,中國社會正在逐步改善。正如在以前的專欄中所寫的那樣,城市地區的洗手間正以令人驚異的速度變得乾淨,而且公共設施提供衛生紙的情況也不斷增多。

      基礎設施整體與以前相比明顯改善。以高速鐵路網的完善為開端,地鐵和巴士線路也延伸至郊外,交通日趨便利。

      前些日子外出之際感到的是,飲料自動販賣機的進步。

      直到約1年前,飲料自動販賣機擺放飲料瓶之處的燈都非常暗,簡直就像用舊了的售貨機。而到最近,售貨機的性能明顯改善,電燈也越來越亮,令我感到吃驚。甚至禁不住拍了照片。

      此外,中國人的行為舉止也正在改善。在主要十字路口的信號燈前,在紅燈亮起時停下腳步的人越來越多。而在地鐵站,先下車後上車以及站在地鐵扶梯右側等規則也明顯得到貫徹。

      環顧街頭,有關文明禮貌的標識出現了增加。人們開始意識到行為舉止,如果有人不講文明禮貌,周圍的人開始毫不猶豫地加以提醒,或投去嚴厲的目光。這可以説是中國社會非常巨大的變化。

      中國正像上述那樣快速變化,社會不斷走向成熟,日趨向日本靠攏,而與中國相比,令人遺憾的是,日本的劣化非常嚴重。

      這種變化並非以1、2年為跨度,而是從更久以前就逐漸感受到。

      給我感受最為強烈的是,在電車上吃東西。有時會看到有人在車站的站臺和車廂內吃飯糰子和麵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吃飯,在以前的日本是難以想像的。與此同時,在外面一邊走路一邊吃麵包的人也大有人在。雖然像我這樣對此感到不滿的中老年人很多,但沒有人提醒,而且吃麵包的本人也完全不在意中老年人冰冷的視線。

      此外,還有下面的事情。我父母家附近有一所大學,因此面向學生的公寓很多。父母家扔垃圾的地方是與學生們共用的,但大學生們不僅不進行垃圾分類,而且不認真繫好垃圾袋(如果不繫好,貓和鳥將打開袋子,將垃圾弄得到處都是), 有時在只能扔普通垃圾的日子,卻將大型垃圾放到垃圾場。

      日本每年夏天各地都舉行煙火大會,為了確保觀看焰火的場地,有人走上禁止踐踏的草坪,在那裏用白色噴霧器寫上自己的姓名。越來越多的人變得行為惡劣,不僅草坪枯萎,而且隨意提前佔位置,成為了社會問題。

      本來,日本人一直被教育「不能做壞事。就算沒有人看見,但老天爺在看著」,(或許是原本就沒有認為自己在做壞事),但越來越多日本人卻並未遵守在公共社會生存的規則。

      前些日子電視播出一條新聞,令我感到大吃一驚,其內容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給餐廳打完預訂電話後,因自己不方便,在不打電話取消預訂的情況下不去店裏。飯店要為預訂的客人保留座位,因此即使到時間預訂的客人沒來,也難以接待其他客人,感到非常頭疼。

      或許是日本人的常識正在改變?還是僅僅因為我上了年紀而看不慣年輕人的任性?不僅是日本政治的走向,日本人的性質本身或許也在變化,這令人非常擔憂。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2
投票總數: 10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