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不久前,中國的李克強總理在談到化解過剩産能問題時指出:「我們還不具備生産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圓珠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
對多年來鋼産量佔世界第一位的中國來説,這個事實確實令人難以接受。其實,只要細細觀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可發現中國缺乏的還不僅僅是圓珠筆頭上的「圓珠」這一個小配件。
比如説,在中國記帳、簽合同,一般不允許使用圓珠筆,往往指定必須使用水性筆。這是因為中國的圓珠筆所用的油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滲化開來,最後甚至會造成難以判讀文字的嚴重結果。而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卻沒有這種硬性規定。這是因為圓珠筆中使用的油墨品質好,耐水、耐曬、不褪色的緣故。
説起油墨來,我還想起一樁往日舊事。我曾在日本一家全國大報擁有一個連載了許多年的專欄。連載期間,我寫的稿件絕大多數沒有被退過稿。但也有幾次例外,嘗到了稿件被退回來重寫的苦楚。
日本JR鐵道公司原先在第一線工作的都是男性。這些鐵路員工在新幹線列車上查票時,會在普通車票和特快票上蓋上查票印。因為常坐新幹線出差,我注意到一個細節,鐵路員工查票完畢,把蓋上查票印之後的車票還給乘客時,往往會把2張車票互相對疊起來遞給乘客。這是為了避免車票上的查票印弄髒乘客的襯衣口袋。每每看到這個場面,我就會暗自感嘆日本服務的體貼入微。
隨著男女雇傭機會平等的意識逐漸深入日本社會,一大批女性走上了鐵路服務第一線。每當看到年輕的鐵路女員工前來查票時,我就會感受到日本社會在男女同工同酬方面的一種進步,並為這種社會進步而叫好。
但是,我也發現這些女員工在新幹線上查票時,沒有繼承下老一輩鐵路員工把車票互相對疊起來歸還給乘客細微而體貼的傳統作法。為此,我以此感受寫了稿件,呼籲鐵路女員工要保持和繼承鐵道公司的職場傳統。
不料,這樣一篇我自以為取材、立意、視角都很不錯的稿件,居然被報社的女編輯給槍斃了。可是,我帶有點惱火的心情讀完女編輯寫來的郵件後,卻又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她的建議,重寫了那篇稿件。
原來她在郵件中指出,隨著日本油墨工藝的進步,新幹線上查票所用的油墨已經實現瞬間乾燥了。所以,即便是女員工沒把車票互疊起來歸還給乘客,也不會弄髒乘客的襯衣口袋。由此可見,就算是職場的良好傳統也會有隨之科技的進步而遭到淘汰的命運。
圓珠筆和油墨所展現的世界也許很小,可是同樣深遠而令人深思。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