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鮮少外地人會知道,若想要一網打盡東京鐵塔、東京晴空塔、隅田川河川風情與摩天大樓四景共存的東京都會風景時,從月島跨過橫越隅田川的佃大橋途中,是絕佳的遠眺觀景地。佃大橋除了車道以外,特別闢出自行車與行人徒步道,從橋頭走到橋尾不用十分鐘,沿途視野遼闊,是一條很適合散步和觀察東京這城市天際線的地方。
高聳的聖路加大樓在岸邊拔地而起,倘若想要從高處一覽東京夜景,那麼樓上的觀景餐廳很值得考慮。大樓下,沿著川畔有一條整備得很好的散步道,名為「隅田川TERRACE」。長長的散步道,近來因慢跑風行,早晚便能常見到運動的人往來穿梭。氣溫恰好的晴天,臺階上總能見到隨性而坐的居民或上班族,也許帶著三明治午餐,也許只以心事相濡以沫,一片悠閒的景致。白晝的風景當然有趣,而入夜後,眺望對岸月島高樓大廈的閃爍夜景,則更讓人驚異。每到春天之際,隅田川TERRACE沿岸的櫻花盛開,這裡還是當地居民的賞櫻基地。
別説外國人了,其實大部分的東京人,對這一區恐怕都不太熟悉。其實這裡的地理位置,距離眾人皆知的築地市場和銀座都不遠,廣義上稱做為新富町。途經此地的地下鐵有樂町線新富町站,前一站是銀座一丁目站,再上一站就是台灣旅客很常去拜訪的無印良品旗艦店所在地有樂町站了。
原本住在文京區的我,一年前搬到這一帶,於是成為了此地初來乍到的「新參者」(新人),開始去熟悉環境時,慢慢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例如住家周圍的地名,小小研究一番以後,就會發現原來暗藏著許多時間的秘密。
比如我的住處,雖然廣義上來説是在新富町(最近的地鐵站),不過地址上是屬於「湊」町。剛開始對這「湊」字感到好奇,想了想其實是來自於人潮湊集、聚攏和聚合的意思。原來百年前的明治年代,這裡和月島都是商船漁船的上岸港口,往來人群雜沓,確實就有「湊」字之意。再者更為有趣的是,其實「湊」的日文發音與日文的「港」同音,那麼兩字意涵更能相通了。湊町再往下走,如今,隔壁的町名為何要稱為「入船」呢?如此一想,就更為合理了。
湊町有一座超過百年的老神社名為「鐵炮洲稻荷神社」。地緣關係,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守護大海與靠海為生的職人們之象徵。江戶時代,幾乎進到關東的柴米油鹽等民生物資都會經過這裡,於是,鐵炮洲稻荷神社遂成為保祐物産豐隆,金銀富貴的神祇。
從鐵炮洲稻荷神社徒步不到五分鐘,有一間錢湯,叫做「湊湯」。隱身在一棟民宅的一樓,大門看起來跟傳統印象中的錢湯很不同,但可別小看它。經過整修以後,湊湯的內裝煥然一新,跟一般老錢湯風格迥異,因此很吸引周圍的年輕人到訪。甚至還多次在時尚網站或雜誌上的東京錢湯專題中被提及呢。
許多在週末慢跑的人,最後都會來到這裡梳洗。所以,下次若你也想在隅田川畔慢跑,不如也到訪湊湯紓解身心一番吧!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為遊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