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地下鐵有樂町線的新富町站周圍,近年常被東京情報志暱稱為「裏銀座」。日文中的「裏」與其説是中文字面上「裏面」之意,倒不如説更接近於藏在背後深處、不為人知的意思。日本人常在形容一個地方時,會把地名前面加上一個「裏」字,意思就是並非真的屬於那個地方,但緊鄰著如同藏在背後的秘密基地。因此「裏銀座」的新富町,即是雖然行政區劃分上不屬於銀座,不過像銀座的後花園一般,走進來就有另外一番新氣象。
新富町之所以被稱為「裏銀座」首先是因為這裡隔一條街,就是銀座一丁目,確實就在銀座的背後。銀座店面租金昂貴,有不少小本經營的店家,開始選擇退一條街,來到新富町周圍展店。再者是因為這一帶,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許多流行的紅酒吧、義大利餐館,或者主打喝紅酒而非啤酒的新型態日式居酒屋。這些店家延續至不遠處的八丁崛、茅場町、日本橋和東京車站,其實都是徒步十五分左右可到的範圍,儼然成為上班族在週五夜晚收工後的大人新世界。
這一帶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走著走著就會不停地遇見印度、尼泊爾咖哩屋。據説是因為有段時間,來到東京從事IT産業的印度人都在這一帶上班或居住,所以慢慢聚集出這些咖哩屋。台灣很少能吃到美味又道地的印度烤餅,如果朋友來日本,願意一餐不吃和食的話,我總是推薦大家吃吃看在日本的印度咖哩屋。
我喜歡的一家店,是藏在巷弄中的轉角,一間名為NOBBY’S的咖哩屋。這間店面超級小,半開放式的空間,甚至開店營業時得有一半的桌椅要放到外面。跟附近其他間咖哩屋最大的不同,是NOBBY’S的老闆是日本人,不過雇用的廚師則是印度人。有一段時間由於廚師身體不適返鄉,老闆重新應徵廚師,結果找不到做出滿意口味的人,索性乾脆暫停營業。這間店的咖哩醬香料味、辣味恰到好處,烤餅極富彈性,不會一下子就乾掉,是這附近的咖哩屋中,最合我口味的店。
新富町地區稱為「裏銀座」還有一個特徵,就是這裡有幾間店,店名都跟銀座的知名店家一樣。別誤會這些店是山寨版或故意襲名,事實上正本溯源後發現,它們不是連鎖分店,而是從前「暖簾分家」的同名店。
例如銀座「煉瓦亭」,以蛋包飯始祖而聞名的洋食屋,在新富町也有一間,完整名稱為「洋食元祖 煉瓦亭 新富本店」。
店內氣氛比起銀座店來説少了點尊貴感。老派的風格,流淌著昭和年代吃茶店的氣氛,倒因此更有了庶民感的平易近人。推薦的除了蛋包飯、HAYASHI紅酒燉肉飯以外,炸物類也廣受歡迎。
很少人知道這間煉瓦亭的存在。介紹銀座店家的資訊,若是寫到了銀座的煉瓦亭,就不會再提到位於新富町的這間店。明明擁有名樣的名字,知名度卻大相逕庭。但這間煉瓦亭從來都不寂寞。開業超過半世紀,料理的口感早已擁有自己的風格,甚至不少饕客相比之下更鍾愛這裡。新富町的煉瓦亭或許知道,只要被真心愛著、被記著,哪怕只有一人,美食記憶的力量也能抵擋萬軍。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為遊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