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三

  • 0409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東京】築地,不只是市場

旅人的形狀(87)【東京】築地,不只是市場

2016/08/10

PRINT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近來有「裏銀座」之稱的新富町,不僅與銀座只有一街之隔,其實還和國內外旅人都熟知的築地相連在一起。事實上,地下鐵有樂町線的新富町站與日比谷線的築地站,出入口就緊鄰隔壁而已,幾乎像是同一站。可惜當初不知為何不乾脆將地底打通,要是兩站地下連結,就更為方便了。因此,新富町這一帶既會被稱為裏銀座或東銀座,也經常被視為廣義的築地。

      與築地融合成同一個生活圈的新富町,旁邊還有難分難捨的湊、入船和明石町三區。現在的人對築地的印象就是築地市場,不過,築地在成為市場以前,其實與明石町、湊和入船這一塊地區,在東京的城市發展中,很佔有歷史地位。因為將近在一百四十多年前明治年代,這裡曾是西方人來到江戶時,聚集居住的地方,還在這裡設立了如天母的美國學校,為當時民智未開的日本帶來新鮮氣氛,故可被稱為日本「文明開化」的起源地。直到現在,我所居住的大樓附近,還有路名稱為「居留地中央通」保留著時光的風情。

      許多在當時引領風潮的新制度、瓦斯路燈、公共電信、指紋認證研究、活字印刷、西式教育學校、教會、西醫和各種新商業的玩意兒,最早被引進東京時,皆是從這裡發跡的。例如幾間東京的名校,慶應義塾大學、立教大學、明治學院大學,最初都是在明石町創校的。

      1902年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醫師所創立的聖路加醫院,算是東京最早的西醫之一。二次大戰時,美軍空襲東京,所幸因為這間醫院的存在,才讓築地這一帶倖免于難。如今這裡還有不少老建築、老教堂被保留下來,入選東京都選定的歷史建築,多少還能揣想當時的街坊氣氛。

      居住生活圈裏,我常散步的地方,是從聖路加醫院旁的綠茵道,經過明石小學,穿過築地川公園,抵達築地的後方。若再往前走一點,就是築地本願寺。朋友來找我時,總會央求著去築地市場吃海鮮,其實也就在旁邊了。我自己倒是少去築地市場的,比較常流連就是明石町這裡的小巷弄。

      大概很少人知道,春天若到築地市場,其實附近也有賞櫻勝地。那就是剛才才提到的築地川公園。狹長的築地川公園,是典型的都會住宅綠地,佔地雖然不大,卻在花季來臨時,櫻花成蔭,成為附近居民席地而坐,野餐賞櫻的熱鬧選擇。這裡觀光客少,得以徹底的閒靜休憩。最特別的是這裡還能烤肉。在都內的公園,幾乎都禁止烤肉,可這裡卻規劃了烤肉區,且還主動提供了烤肉器材,因此成為少數在東京都內能一邊烤肉一邊賞櫻喝酒的公立公園。

      沒有櫻花,也不烤肉,那麼就鑽進小巷內尋找咖啡館吧。隻身或者結伴,點一杯合胃的飲料,臨著窗,邊喝邊看路上風景,懂得欣賞小事物的美好,那一刻,心中也會飄起絕美的櫻花雨。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為遊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