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164)教老友記社交網路禮儀?
2017/04/2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我們都花很多力氣去生活。因為我們要告訴大家,我們活得不錯。訴説的對象,不是一些你認識的人,也不是你的家人,而是好像有加你臉書的人。
![]() |
在日本,有些報章都有教老友記們,如果你上網,要玩社交網路,需要有一些禮貌。基本的底線是很簡單的,你在現實生活不做的事,在社交網路都不要做了:不要在網路中做「曬命」(炫耀)的事。如去了什麼好地方,好食店,晚上吃什麼之類的,都不要放到網路了。因為,你放到網路,大家又沒有辦法吃,所以只流為「炫耀」。有些「網路社交禮貌」專家就教日本的老友記,就算要放食物的照片,都最好加一句,「如果在附近就可以來吧!」,他們認為,這樣子「補底」的説一句,大家就不覺得你在炫耀了。
還有,如果老友記要上網玩社交網路,就不要隨便的在不認識的人的留言欄中投稿。有二十多歲的OL對報章的記者説:「很可怕,有些阿叔,在你的留言欄中留言,説的都是沒有關係的説話,如『早安,今天天氣很好呢!』很可怕。」當然,在香港,我會認為這些女生很隨便的把社交網路的留言許可權開放予「所有人」,而不是「只限於朋友」,是她蠢。但回心一樣,這些阿叔的行為,就好像你在車站,有幾個女生在聊天聊得高興,他平白無事的加一句插口,是失禮的事吧?
另外,也有很多老友記,以為「加好友」是一件很隨便的事,只是按一個掣而已。有日本的年輕OL就説:「每天都有很多『不認識』的阿叔加我好友,我應該如何做?」在現實生活,這些阿叔又會不會跟陌生的女生説「不如我們做一個朋友?」也許可能會,因為,這些叫「搭訕」。在日本也有不少人做的。但隨便搭訕也不是一件很「有禮」的事吧?
還有,上司跟下屬的「臉書社交關係」是更難處理的。你的臉書中,有你的下屬嗎?我是有的。但純粹是「聯絡需要」,我不會去看他們的「私人生活」,我也不會給他們看到我的。那工作上的朋友呢?我這行業,很多時都會看到別人的臉書,之後看看他們在做什麼,之後再找電臺節目的題材,所以我都會加一點「工作上的朋友」。結果,我的社交網路其實跟別人的有一點不一樣。我很少會把私人生活放到網路,也不會把家人的照片,或是自己身處的位置「隨便」的放上網。簡言之,打卡(地理定位/check-in),我都不會做的。但,如果有些「工作上的朋友」(而且是長輩),要加你做好友,你會接受嗎?更可怕的,是有時候有些長輩加了你好友之後,就會很隨便的在一些合照或是事件中 Tag 你的名字。這樣子,這些照片就會在你的臉書中出現,一些小學同學、中學同學和大學同學,或是一些有的沒的,認識的不算認識的「朋友」就會看到你的「社交生活」。這樣子是不是一件失禮的事呢?對某些長輩而言,他們也許會認為「又不是什麼不能見光的事情,為什麼不能tag」?但對下一代人而言,社交圈子有不同的分工,不問自tag,就是侵犯隱私的事。更甚者,有不少媽媽會把自己孩子的裸照或是生活照放到網路,如第一次上課,第一次上什麼興趣班等等。如果有匪徒或是孌童犯發現了,就可以很容易的跟蹤,什麼訛稱是小孩父母的朋友把孩子帶走了。
不只是老友記,究竟有幾多人在玩社交網路的時候,真的覺得網路跟現實生活,都要守同一套禮儀呢?抑或,我們某程度上都忘卻了,我們玩社交網路,都是很純粹的因為,我們可以在網路做一個自我本我很大,沒禮貌沒規範的「人」,去過癮過癮呢?
![]() |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