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155)通過照片你看到的是什麼樣的中日社會
2017/07/0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前幾天在Facebook(臉書)上,有一位日本人攝影者發了一張在北京地鐵終點站拍到的照片,2位穿著工裝的工人模樣的年輕人躺在沒人來往的地鐵站的樓梯上睡午覺。
攝影者的説明文字是:「酷暑…勞累。在這幾天天氣也不好的北京,地鐵終點站迥異於城市中心部,沒有乘客的人影,所以他們借此中午小憩。」
儘管這不是一個可以登堂入室和值得稱道的畫面,但是,從鏡頭和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攝影者的柔和的眼光和寬容的心態,還有就是對勞動者的敬意。
看到照片,我想起了我的黑龍江下鄉時代的生活風景,在無邊無際的田野的小徑旁,我也這麼沉睡在中午短暫的休憩時間裏,也是一樣穿著作業服,只不過多了一頂草帽和多了一把鐮刀。
可是,居然有一位日本人士從這張照片中看出了更加深重的含義。在這裡權且把他稱作Z先生。
Z先生慷慨激昂地指出:「再怎麼暑熱,能這麼毫無顧忌地佔住樓梯,這就是自私自利的中國人的整體寫照。」甚至於從這張照片中還看出了中國的歷史:「縱觀中國歷史,中國是個只有王朝和被剝削的庶民社會。因此,庶民沒有『公共』意識。…被注入這種基因的國民性從古至今沒有變化。…只有野心和慾望是世界規模的。」
實在跟不上Z先生那樣飛躍的思路、居高臨下的視角和自以為是的論點,我跟貼了一張深夜日本電車上的照片,一個日本公司員工模樣的醉漢橫蠻地躺在座席上,陷入深深沉睡之中。旁邊站著沒有座位可用的乘客。
我不會根據這樣一張照片去刻意解讀和毒化日本人的國民性和基因、甚至歷史,因為那樣的解讀是膚淺的、不負責任的,是一種惡意的解讀。
但是,與醉漢在公共場合的那種睡姿相比,我覺得北京的勞動者的午睡鏡頭更令人容易感到一種親近感。同時,我要再次強調,在今天的社會裏,在公共場合,這樣的睡姿可以寬容,但都是不應該提倡和鼓勵的。
怎樣看中國和日本,固然每個人有他自己的視角和立場,我們不應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強求對方。但是從一張日常生活照片中能像Z先生那樣解讀出那種「深刻」的內容,我反倒是為一些腦袋日漸固化的日本人擔心了,這種人的增多會讓日本變成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 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