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日本人之間説日文也需要翻譯?

日本鮮鮮鮮(76)日本人之間説日文也需要翻譯?

2018/02/28

PRINT

      搞不清楚「建前」背後的真心是什麼,就常會表錯情、説錯話,也就是不會「讀空氣(無法分辨氣氛)」,的確有點傷腦筋,當然現在許多日本人對於外國同事都很親切,會比較坦率地説明,反而需要翻譯的是日本人與日本人之間的對話。

 

      尤其現在日本企業人事有所謂「2020年問題」,屆時6成企業有大批員工都達45-54歲,亦即處於薪資曲線的最大值狀態,企業要面臨膨脹的人事費用及主管職位不夠分配窘境,加上AI(人工智慧)來襲、人口縮減,許多企業都想裁掉領高薪而被認為産值不符的中年員工,或想要縮短工時、減少加班但又想要達成原來的業績等,非常敏感,需要翻譯的表面話越來越多。

 

     像是社長説「支撐本公司的是人!」,看似溫情敦厚,其實真心話是非常殘酷的「支撐本公司的是幾%的優秀的人材,不優秀的就不要算了!」的意思;或社長説「希望員工能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均衡,活用生活經驗來促進工作上的創新!」其實在説「即使減少工時,也要能提高生産力!」

 

 

     日本大部分的企業至今都還是喊「課長」「部長」等,有天老闆宣佈説「全部都改成喊「某某桑(san,先生或小姐),以示平等」,其實卻是為了紓解今後降級、解職等發生的尷尬;或老闆很體恤員工地説「大家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健康!」,本意則是「人手不足,不要隨便請病假!健康保險的負擔也不小!」或老闆説「本公司將減少主管,讓員工關係更透明、通風無礙!」真心話則是「減少多餘的職位,可以削減人事經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9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