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不要浪費?不要低頭?

東京眼(210)不要浪費?不要低頭?

2018/03/22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早陣子,日本不少的市場推廣能手都在説「地球不行了,所以要環保一點」。

 

      他們推廣的,是好幾個大概念:斷捨離。不特別想要的東西,不要買好了。反正,對那件物件而言,你只擁有一段短時間。但事情慢慢好像有點轉化,日本這些年,日本的流行雜誌稱為value brand的速食時裝賣得火熱。相對在日本可以買到的東西,實在有點便宜,所以大概穿幾次就不會在穿。有被日本傳媒稱為 charisma instagrammer 的用戶説,他每星期都會到 H&M 買一些背心,反正便宜,穿一次就會丟棄。結果,卻製造了更多垃圾。

 

      春天快到,梅雨又來了。晴雨難測,像香港人一樣,包包內藏著折疊傘,用完濕轆轆的又要找一個塑膠袋包裹,甚不方便。結果,到每一個同學的家,我都發現他們有很多100日元的塑膠傘,一大把像失控的跳舞蘭花,留在玄關的空間。這陣子又有百貨公司搞一些活動,説有些傘可以用很久。電視劇《人的外表佔100%》就把雨傘當成是時裝的一部份,所謂有「女子力」的日本女生,都需要買一些有點設計的傘

子,好等自己變得好看。這樣子,就可以環保一點,不用消費那麼多塑膠傘。只是,這些年,在JR鐵路的報告中,失物排行榜的首三位經常出現的失物,雨傘總是長居不下。結果,買了昂貴的雨傘,卻又不見了,要用的時候,最後都是衝到100日元店或是便利店買那些即棄的雨傘。

 

      每次去日本旅行,朋友都説便利店很方便,但要丟棄的垃圾很多。如在便利店買一個沙拉,汁醬,器皿的分隔,包裝紙,都好像要丟棄很多垃圾。即棄的東西,在這個世代,是萬惡的。日本經常被中國的環保份子(其實主要是香港的吧?在拼經濟的勢頭之中,環保這概念在中國不會太火熱,就連那些扮外國中産的網媒都不會觸及環保的課題)詬病的,就是日本人用太多即棄木筷子。亦因環保,各大牛丼飯連鎖店,在店內用餐的客人,都不會再用即棄筷子,而要改用要洗的筷子了。

 

      環保,好像是一件很好的事。好到一個點,每逢有人以環保掀出任何改革,任何改變,你都不可以質疑。因為你質疑那些環保的事情,不論是做法,還是出發點,你都會在討論中站在道德低地,不會有太多好處。

 

      只是,好幾次看到不同的個案,每次推動環保的人,推動的是更多的消費,還是真的在推動環保呢?比方説,在台灣及日本都在推動「自備購物袋」的時候,膠袋的生産量是降低了,但多次使用,更難分解的不織布袋的生産量和丟棄量又增加了,那是一件好事嗎?再者,最近在台灣,由於有人推動「環保」而不用飲管,台灣將會是亞洲首個地區,規定大連鎖集團不准提供即棄飲管了。那台灣的特色飲料店,如珍珠奶茶店怎麼辦?原來,現在有不少的中産文青店舖,會販賣一些一千元台幣一套,三根直徑大小不一的飲管:一根喝珍珠奶茶,一根是打直的,一根就有一個轉彎的位置,一個布袋,三根不銹鋼吸管連同一個麻質的小布袋和一個小刷子,就要一千台幣(即250港元左右)。對一個月只有兩萬三千到五千台幣月薪的大學畢業生而言,都應是一點負擔吧?我更難想像,如果我在街上喝完一杯珍珠奶茶,我要在那個地方洗那根吸管呢?我試過用朋友的吸管洗一次,用上了五分鐘才可以把在吸管內的胚芽洗乾凈。

 

      最近,在香港有茶餐廳説自己會提供可迴圈再用的吸管,我只是不斷的想起,上一手用那支飲管喝完凍檸檬茶,下一手再喝奶茶的時候,中間洗滌的過程會怎麼樣呢?我不敢想了。因為,只要是環保的事情,你質疑,你就是一個破壞地球的渾蛋。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8
投票總數: 2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