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日本還有那些女人不能上的土俵?

日本鮮鮮鮮(79)日本還有那些女人不能上的土俵?

2018/04/11

PRINT

     但加來也指出,相撲協會把大相撲的女人禁制説成是數百年傳統般,則非事實,因為日本書紀裏有「女相撲」的記載。

 

富士山在江戶時代後期對女性開放(kyodo)

      原來古代的日本男女還比較平等!即使日本國內外反對相撲協會堅持不讓女人上土俵作法,但擁護派依然有相當的力量,像曾任橫綱審議委員會委員的內館牧子主張「不讓女人上土俵,是相撲傳統的核心部分,就好像是歌舞伎的男角反串女人或是寶塚歌劇的女角反串男人,不能因為男女平等而改變,那就不成歌舞伎、寶塚歌劇了!」

 

      但此項比喻是很不妥當的,現在日本國民絕大多數不會認為不讓女人上台致詞、授獎盃等是屬於相撲的核心部分,如果是的話,反而表示相撲沒有實質精彩的內容,才會靠歧視女性的可疑「傳統」來當作核心;日本國民已經不大會覺得不理解這種歧視就是如內館所説的欠缺知性與品性了;因為時代變遷,許多傳統明明非常野蠻,或對女性充滿歧視,堅持者才欠缺知性與品行,而且歧視女性理應跟相撲勝負本身沒有真正的關係。

 

      相撲界最近一連串暴力事件,讓日本國技蒙羞,相撲協會信用掃地,他們應該自己跟上台救人的女護士感謝才對,卻還堅持這項被國際拿來象徵日本落後的「傳統」,令人難以理解。

 

      當然日本的「女人禁制」不僅相撲,但其他許多禁制逐漸有所開放,像是傳統職業的釀酒的杜氏、駕馭獵鷹的鷹匠、用傳統鵜飼手法捕魚的鵜匠等,甚至認為女人會觸犯山神而帶來事故的隧道工程、礦坑採掘等工地現場等,都不斷有女性參與;反過來説,因為少子化、人手不足或世襲制而只生女等原因,不讓女人參與的話,反而許多傳統更難持續下去,或是無法維持一定品質,而告衰退。

 

      但另一方面,歌舞伎雖然創始者是女性,卻不准女人演出;或佛教、神道教、山嶽等有關的活動也還依然有禁止女性參加,或有些祭典活動,雖然准許女人參加,卻依然設限很多,像京都祉園祭,女人可以參加笛鼓演奏的囃子,卻不准參加率先的長刀缽等部分;或大阪的岸和田地車祭,女人可以搖搖地車,但不准搭到車上去等。

 

      許多山嶽開放讓女人可以登山,像日本認為是日本象徵的富士山早在江戶後期就已經開放了;但依然有些寺社後山等還在禁止;或有些山雖然開放,但對女性加些限制,像愛知縣的石錘山每年7月1日的開山日,是不准女人攀登的;或有的山則將男女攀登修行體驗時間分開等。

 

      有些女人禁制如果是充滿善意,如礦坑擔心危險而不讓懷孕婦女進去等,則還比較能接受;若很明顯讓女性感到屈辱,如對相撲協會作法,寶塚市長或大部分女性都會覺得很遺憾,而且跟相撲競技本身並不相關,開始某種程度的變革是必要的吧!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5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