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一樣賞櫻兩樣情

日本鮮鮮鮮(130)一樣賞櫻兩樣情

2020/04/08

PRINT

      「櫻樹下」是梶井基次郎把櫻花跟死亡印象重疊的名作,以前我讀的時候,沒有如此深刻的感受,但今年許多活動都取消,我才有機會到公園散步,才有機會不為賞櫻而賞櫻,也因此是如此非常的時期,隨時獨佔美到極致的櫻花,也讓我格外感受到梶井所感受到的不安,也理解他用如此駭人的想像才能撫慰自己內心深處的不安的驚世之作的奧妙所在!

 

東京千鳥淵一帶櫻花盛開模樣,觀客人少格外清淨(劉黎兒攝影)

      新冠病毒肆虐前,這些年在日本,雖也經歷了阪神大地震或是東日本大地震等,海嘯把眾人生活的街道乃至山野都吞噬,或核災帶來的輻射污染,讓許多地方一瞬變成無人鬼城,令人戰慄不已,眼前出現許多看的見或看不見的死亡;現在世界許多城市都遭受同樣的打擊,不見人影,人心震撼,或許許多沉痛原本存在,但大家不想去面對吧!現在連眼睛看不見的病毒卻必須去面對、抵抗,才會驚覺許多理所當然的現實並非我們所理解的那樣!也因此櫻花樹下若有許多屍體,或許讓我們還比較能安心接受櫻花開得如此燦爛吧!

 

      因為大部分的美麗幸福的事都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至今我們覺得今天會跟昨天一樣,明天會跟今天一樣,或許更好一點,現在比以前或是未來比現在會更繁榮,生活也一樣舒適,但一次病疫就會改變一切,雖然今年的櫻花依然美的不可開交,但賞櫻的人與情境改變太多,即使櫻花不變,更是讓人體到人沒有真的比自然厲害,我們所愛的日常生活很可能一瞬就遭剝奪,原來我們安定的生活是無數要素順利組合才有的,是很幸運的偶然,並非必然、當然,許多危機是存在我們身邊的,瞬間可以讓一切變色,去年眾人吵雜地賞櫻,或今年寧靜地賞櫻,都算是絕大的幸運吧!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9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4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