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83)在家旅行,在家呼吸
2020/04/15
東京已經進入「緊急狀態宣言」階段,政府呼籲民眾非必要就別外出,不少公司改成在家遠距上班(Stay from home),許多餐廳和商店在「自肅」或限制中也暫時歇業,生活已經不是過去的日常。
![]() |
為了讓民眾乖乖待在家,許多商店業者都暫停營業(張維中攝影) |
相較於日本和歐美,台灣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生活的改變似乎較小。大家戴起口罩,仍是逛百貨、上餐廳和朋友聚會,因此或許難以體會,東京都民漸漸出現宅在家的後遺症。缺乏運動、陽光和新鮮的換氣,再加上不斷更新的疫情新聞,可能不自覺的壓力就逐漸增大。
我們公司的社長是個愛四處遊走的長輩。即使在東京,偶爾興致來了他就會買張一日券,全天無限制搭乘巴士和地鐵,刻意繞路上下班。曾問他這樣費時不累嗎?他告訴我:「可以意外發現許多東京的新鮮事。」而這樣的他,現在面對疫情而宅在家,哪兒也不能去,實在是種折磨。
早上他打電話來對我訴苦,説,連大樓裏的游泳池和大眾浴場也歇業了,一整天悶在家不動一動,有時懷疑連呼吸是否都有問題。所以今天起他決定開始做NHK的晨間早操,然後出門在大樓內的每一層繞來繞去。聽起來有點傻,但至少達到步行運動的目的。
「張桑每天在家工作以外,都在做什麼呢?」社長問我。
我告訴社長,我在家旅行。自從開始玩Switch《動物森友會》以後,每天總要撥一小段時間「旅行」到自己或朋友的島,現實生活保持社交距離,至少還可以線上上開Party。
我的在家旅行,有時會一邊踩著健身車,一邊看些異國情調的影集和電影。故事的背景是紐約、倫敦、柏林或首爾,看著熟悉的街道,彷彿我又跟著一次旅行。然後忍不住把當時拍的照片調出來回味,再打開Google Map查閱去過而標注星星的店家、景點和美術館,從3D立體街道上舊地重遊。
從網路書店下單想看的電子書,也重看幾本村上春樹的遊記,勾勒下一次出發時想拜訪的地方;甚至也重看自己出版過的遊記。那些書在出版以後,老實説,我重讀的次數還不比某些讀者來得多,恰好趁此反省自己哪寫得不夠好,卻同時也驚訝,以前怎麼能在短時間去如此多的地方?年紀和體力真的有差吧。
「沒事可能就會這樣打個LINE聊一下喲,不好意思啊!」
愛聊天的社長笑著説。
「那有什麼問題。」我回答。
在失去了面對面真實互動的日子以後,縱使有些寂寞,但是慶幸至少還有網路的存在。這幾個月我常想,比起中世紀瘟疫肆虐的年代,活在網路世界的我們還是幸運多了吧。
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可以立刻確認彼此的狀況,可以知道在每一句笑語之間,我們自然而然的,令人滿懷感恩的呼吸。
![]() |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小説《代替説再見》、遊記《日本小鎮時光》與繪本《麒麟湯》。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