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閻學通:中美年底或有嚴重衝突

閻學通:中美年底或有嚴重衝突

2015/06/24

PRINT


        閻學通:亞投行的建立本身對國際金融秩序已經形成了一種影響,這是明顯的。影響了兩個方面,第一,影響了國際金融秩序的安排,這叫做制度再安排。第二,已經開始影響國際金融領域的權力分配,這叫做權力再分配。也就是國際金融領域中開發銀行這個小領域裏的秩序在制度安排和權利分配方面發生了變化。這個影響之所以從亞洲變成一個全球性的影響,是因為英國&&促使西方國家的加入,由於美國之外很多西方國家法、德、意、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西方國家的加入,這些非亞洲國家的加入使得亞投行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國際金融機構。本來它還不會影響全球性,以為只能影響到亞洲地區,名字就叫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結果歐洲、澳洲、北美洲等國家一加入,變成了全球性。

        記者:所以現在的情況超過原來中國所預想的?

        閻學通:沒錯,肯定,中國沒想到它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記者:亞投行的意義會變嗎?亞投行現在是全球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原來中國對亞投行的意圖會變嗎?

        閻學通:我覺得變化不會馬上發生,但是變化方向是必然要發生。暫時不能發生是因為現在的資金數量還不大,主體會用於東亞地區的基礎設施的項目,但隨著資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就可能開始資助其他地區,比如歐洲、中東、非洲、拉美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旦項目擴展到其他地區,影響力自然也就到了其他地區。

         記者:亞投行也會變成中美之間一個摩擦的原因嗎?

         閻學通:美國已經對亞投行表示了不滿,日本也對亞投行表示不滿,亞投行事件本身是中國和美國相互之間摩擦的産物。因為中國要求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進行改革,美國不同意,政府同意了,但國會不批准,所以改革遲遲推行不了。所以應該説亞投行實際是中美在國際金融秩序上的矛盾的産物。不是因為有了亞投行才導致有矛盾,某種程度現在是一個結果,是矛盾摩擦的結果。

        記者:中國倡導和平崛起,但是實際上和周邊國家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是因為什麼?而且習近平重視周邊國家的外交政策,這區別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現在的情況?

        閻學通:中國強調重視周邊,實際很大程度説要在美國和周邊國家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中國應該更關注誰的利益。過去中國對美國的政策叫做以美國為重中之重,也就是説美國和中國周邊國家發生矛盾的時候,中國原則上採取中立,如果不得已不能中立,中國只能支援美國。這樣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就出現了比較緊張的現象。

         中國新一屆政府開始調整政策,提出要重視周邊,13年11月開的周邊外交工作會議,這樣把周邊提到比美國看的更重要的地區,當美國和中國周邊國家發生衝突的時候,中國要更多地考慮周邊國家的利益,而不是美國的利益,這是一個政策調整的本質。在這一點上,當美國和周邊國家發生矛盾的時候,中國會照顧周邊國家,當美國跟周邊國家立場一致的時候,中國沒有必要照顧這個國家。比如日本,日本跟美國沒有矛盾,中國不需要在美日有矛盾的時候照顧日本,因為美國跟日本兩國是一致的。也就是説周邊國家跟美國越一致,這樣的國家越得不到中國對周邊國家照顧的政策。

          中國照顧是照顧那些跟美國發生利益矛盾的國家,中國原先是中立,不得已原來支援美國,現在調整為我是中立,如果不能中立我就支援周邊國家。這些國家跟美國沒有矛盾,中國就不存在站在它一邊兒的問題。像日本、菲律賓跟美國的利益越一致,中國的睦鄰友好的政策對它越不相關。

         你剛才的問題實際是從日本、越南、菲律賓三個國家的角度提出來的,但是要知道中國説到周邊的時候,這個概念是30多個國家,越南、日本、菲律賓不過是30多個國家的3個。

       記者:中國提倡中美關係是新型大國關係,美國説是新型關係,沒有提到大國,這個區別在哪?

        閻學通:現在美國已經不再提新型大國關係了,中國政府還在堅持中美之間是新型大國關係。在這一點上我自己認為彌合雙方之間在這一問題上的認識是比較困難的,也就是説很難寄望于歐巴馬在他執政期間的剩下的一年半時間裏會重新同意用新型大國關係這個詞來描述中美關係,這個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記者:您對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有何期待?

        閻學通:我想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以前不太一樣的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要為2個月後的習近平訪美。既然離習近平訪問美國的時間這麼近,我估計此次不是討論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成果,而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如何為中美首腦會晤取得成果創造條件。所以如果説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能有什麼成果,只能説是為首腦會晤取得成果創造條件,對話方塊架本身恐怕難有成果。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中國總局 大越框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9
具有一般參考性
 
6
不具有參考價值
 
41
投票總數: 11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