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負責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對日談判的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理副代表卡特勒日前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提出看法稱,隨著TPP於10月達成基本協議,此前對美國主導的自由貿易構想持對立態度的中國「已開始認真探討」參加TPP的可能性。關於美國國會批准該協定的時間,明確表示「或將在2016年之內」。
記者:中國將來是否有可能參加TPP?
 |
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理副代表卡特勒 |
卡特勒:中國內部贊成和反對兩種意見並存。目前能看到討論日趨熱烈的跡象。中國似乎開始詳細分析TPP協定內容,認真討論應該如何加以應對。討論的話題也不只局限於中短期課題,而是擴展到了長期的視野。圍繞中國的參加,最大焦點或許是TPP投資自由化的條款。
記者:TPP內容能否成為國際標準?
卡特勒:達成基本協議以來,相繼有國家和地區表明了希望參加TPP的立場。除了南韓、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台灣等之外,南美哥倫比亞也顯示出興趣。該國並非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但TPP設置了非APEC成員國也能參加的條款。
記者:現階段哪國新加入TPP的可能性最大?
卡特勒:雖然大家一直提到南韓,但不得不説仍充滿未知數。這是因為美韓雖已簽署高水準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但南韓方面應實施的國內措施仍然很多。
記者:美國國會的批准程式是否能順利推進?
卡特勒:我認為較為樂觀。應該能在明年內得到批准。在美國,貿易政策的國會表決經常遇到困難,此次也不會例外。但是,如果議員和利益相關方充分花時間斟酌TPP協定,消化協定內容,應該能得出TPP對美國來説意味著勝利這一結論。
記者:如果很多國家在經濟上加深相互依賴,地區穩定是否也將隨之加強?
卡特勒:我希望將其稱之為經濟紐帶,而非相互依賴。美國政府一直在闡述TPP的戰略意義。在一般情況下,如果經濟紐帶加強,無疑將有助於地區的穩定與和平。
記者:美國邀請越南和馬來西亞參加TPP談判,是否因意識到不斷崛起的中國?
卡特勒:並不是美國邀請兩國,而是兩國主動希望參加談判。當然,在作出選擇自由貿易夥伴國的判斷之際,將考慮整體的外交關係,這或許是理所當然的。
本採訪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太田泰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