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開拓視野,擴大國際地區層面的合作。這幾經是老生常談了。中日關係早已超越雙邊範疇,地區性和全球性意義更加突出。兩國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這一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在國際地區舞臺上不斷拓展和豐富兩國戰略互惠關係的內涵。
要堅持以亞洲為主要舞臺,紮實推進在地區事務中的溝通、協調與合作。要共同推進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強區域金融合作,在亞洲互聯互通、在湄公河次區域開發等方面開展具體合作;繼續致力於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堅持推進六方會談進程,為實現半島無核化和本地區長治久安,也為有關國家之間改善關係作出貢獻。
歐美債務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衝擊,使中日兩國發展的外部環境趨於嚴峻。雙方要共同應對世界經濟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充分利用聯合國、G20、APEC等多邊平臺,就維護全球經濟穩定、推進國際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等保持密切溝通和協調,在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資源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課題方面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合作。
我是中國的外事戰線的一名老兵,也可以説是從事中日友好工作的一名老兵,儘管我已經從行政崗位上退下來,但是,我看到最近的情況,中日關係發展的情況,演變的情況,坦率地講我是心急如焚。我深感中日關係的成果來之不易,需要我們精心呵護,倍加珍惜。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週年,又是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但現在卻成為中日關係的多事之秋,我為之深感遺憾。但是我對中日關係的發展前景仍然滿懷信心。為什麼呢?只講一點,因為我堅信,中日關係保持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當今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在內的普遍期待。兩國民眾絕大多數都認識到中日關係的重要性,當然,前幾天發生的那個事件,對丹宇大使造成了很不禮貌的局面,也傷了丹宇大使在中國最後一段工作的積極性,但是,我相信不會受到影響。那幾個人決非是愛國之士,也不是做了什麼愛國的行動,依我看,是「害國」的行動。那是一些極個別人。現在我們有關部門正在深入進行認真的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一查到底。
中國的民眾,絕大多數是有理性的,而且是希望中日關係發展的,這種行為根本代表不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和他們的想法。現在很需要我們要從國家的長遠的根本利益出發,需要我們意識到中國最大的利益在現階段是什麼?就是維護和力爭爭取繼續延長我們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要從這個角度從長遠的理性的冷靜的和務實的考慮和思考問題。我相信,中國人是願意致力於實現中日世代友好的,想到這些我還是很有信心的。我認為只要雙方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堅持按照四個政治文件和雙方迄今達成的原則共識妥善處理有關問題,著眼未來,維護大局,搞好管控。堅定推進戰略互惠合作,就一定能夠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就一定能夠將中日友好的神聖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我今天的意見,最後我再講一次,歸納起來就是這個意思:當前的中日關係需要維護大局,管控危機。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對之處,懇請各位,尤其是日本朋友予以指正。謝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