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為何沒能讓全球股市大跌
2020/02/11
牧野潤一預測稱,中國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率將在最近的1~3月降至4.0%,之後到今年下半年迅速復甦,2021年1~3月恢復至7.3%。
其理由是只要新型肺炎跨過最困難時期,工廠就將逐步復工,供給將隨之復甦,以此為契機,此前被壓抑的需求將浮出水面。「新型肺炎並未導致中國國內的需求消失,只是出現的時期延後」(牧野潤一),這是這種經濟樂觀論調的最主要依據。
正在加強的世界經濟的觸底跡象
此外,由於中美貿易談判的第一階段協議推動,以美國的製造業為中心,經濟週期的觸底跡象正在加強,這也在加強這種樂觀論調。
美國製造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值在IHSMarkit和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調查中出現偏離。Markit的PMI以2019年8月為底部持續復甦,但被認為容易受到全球大企業景氣度影響的ISM製造業指數卻持續惡化。
![]() |
但是,2月3日發佈的ISM製造業(1月)指數為50.9,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平均值(48.5),時隔6個月超過50的榮枯線。
摩根大通資産管理公司的全球市場策略分析師前川將吾認為:「基於製造業的生産和庫存週期改善的世界經濟的三年週期迴圈已進入全面的上升局面,這一趨勢不會由於此次的新型肺炎而容易地明顯惡化」。
「資金」可能開始行動
在市場上,有觀點猜測看好這種長期的經濟週期好轉,截至2019年持續從股票市場撤走資金的養老金資金等所謂的「長期」機構投資者的資金已開始採取行動。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根據調查公司EPFR的數據加以統計,以2019年5月的中美摩擦的激化為轉捩點,資金幾乎一直從世界的股票基金流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