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kyo Electron社長談對中半導體管制
(2023/02/22)
-

日本最大半導體製造設備廠商社長 河合利樹:作為一家企業,我們沒有資格評論地緣政治。我們將關注各國的限制,站在跨國企業的立場上公平應對,我們不會瞄準美國企業不能供貨的空白而去接訂單。我不會採取民族主義的思考方式……
-
日本成功將iPS細胞製作的膝軟骨移植給猴子
(2023/02/21)
-

日本的研究團隊在利用食蟹猴的細胞製成的iPS細胞基礎上,製作出了軟骨殘片。將多個殘片移植到軟骨損傷的其他猴子的關節,與本來就有的周邊軟骨接合在了一起,組織實現了再生,未發現免疫排異反應……
-
日本大企業社長薪酬約人民幣970萬,遠低歐美
(2023/02/21)
-

在納入調查的800家企業中,營收超1萬億日元的74家日系企業的社長薪酬(中間值)約為1億9000萬日元。以相同條件觀察首席執行官(CEO)薪酬,日本為1億6900萬日元,被美國(11億8100萬日元)和德國(7億2700萬日元)等遠遠甩在後面……
-
東麗將設立基地為飛行汽車開發輕量化碳纖維
(2023/02/21)
-

預計投資額約為60億日元,這是日本大型材料企業首次設立面向飛行汽車的開發基地……
-
世界半導體設備企業業績明顯下滑
(2023/02/21)
-

「如果無法獲得美國的設備,中國客戶將難以生産。結果,我們的設備也無法銷售」,Tokyo Electron的執行董事川本弘説。世界9家主要半導體設備企業中,8家的2023年1~3月營收同比減少或增速放緩。美國的對華出口限制是影響之一……
-
比亞迪研究(下)進入高端車,歐美警惕
(2023/02/21)
-

「在‘易四方’技術誕生後,中國汽車首次具備了以核心技術優勢衝擊高端市場的機遇,有能力掌握高端汽車性能的定義權」,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在高端車品牌「仰望」的發佈會上有些興奮。至今比亞迪的車型利潤率比較低,最近幾年持續低於5%,遠遠低於超過25%的特斯拉,也低於豐田……
-
村田製作所將增産用於汽車自動駕駛的感測器
(2023/02/20)
-

在中國經濟減速等背景下,手機零部件增長低迷。考慮將車載零部件培育成下一個增長支柱……
-
比亞迪研究(上)瞄準特斯拉,地位不牢
(2023/02/20)
-

比亞迪正在加快邁向全球化,純電動汽車等的全球銷售已覆蓋40個國家。價格競爭力成為擴大銷售的驅動力,但今後成為課題的是成本競爭力。從涉足汽車業務開始,比亞迪在20年裏與特斯拉一起發展為對大型汽車廠商構成威脅的存在,但其地位也並不牢固……
-
日本食品商推出大河劇《怎麼辦家康》聯動商品
(2023/02/20)
-

《怎麼辦家康》以靜岡縣為主要舞臺,該縣浜松市的企業開發出了相關主題的點心及便當等……
-
可果美用「空中之眼」和「地面之眼」輔助栽培
(2023/02/20)
-

可果美與NEC成立合資企業,利用基於人造衛星的「空中之眼」、氣象感測器等「地面之眼」,掌握生長情況。由AI學習優秀農戶的數據,針對最佳作業提出建議。在葡萄牙提供的服務使蕃茄收穫量增加了3成,而肥料使用量減少2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