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乾旱帶來糧食供應風險
2021/09/24
世界各地頻繁出現異常氣象。在美國,大型颶風襲擊南部地區,洛磯山脈的西側持續乾旱。由於歷史性的缺水,巴西下調了穀物的産量預期。預計發生暴雨災害的歐洲也面臨産量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已成為世界糧食供給的風險因素。
美國內政部下屬機構墾務局8月宣佈屬於主要河流之一的科羅拉多河水量不足,從2022年1月起在科羅拉多河流域的大壩啟動取水限制。受降雪量減少影響,科羅拉多河整體水系的儲水率從1年前的49%降至40%。胡拂大壩的儲水率現在處於1936年竣工以來的最低水準。
![]() |
科羅拉多河以洛磯山脈為水源、流至墨西哥、長約2300公里,是美國西部農業的生命線。自然保護團體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統計顯示,如果10%的水無法利用,科羅拉多河流域的經濟損失將達到1430億美元。美國亞利桑那州位於科羅拉多河下游,水的分配量被削減,對玉米農戶等的打擊令人擔憂。在美國的鄰國加拿大,缺水也正在對農畜産業造成影響。
在與美國並駕齊驅的糧食供給地南美,缺水也很嚴重。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9月9日將2020~2021年度的穀物産量預期下調至2.523億噸,比上年度下調1.8%。其中玉米下調16.4%,巴西中部的歷史性缺水影響突出。
![]() |
儲水池的水位因乾旱而明顯下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REUTERS) |
降雨量的減少還導致物流停滯。在巴西的鄰國阿根廷,把東北部的農業地帶和中部的出口港連接起來的水路——巴拉那河的水位下降,導致阿根廷無法出口收穫的大豆和玉米。因改用其他運輸方式等,預計全年出現超過4億美元的損失。
在非洲,缺水在各地引發了糧食危機。在安哥拉,受40年來最嚴重乾旱影響,農作物無法生長。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表示,佔安哥拉全部人口約2成的600萬人面臨食品短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