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洪澇多發,日本規划水上城市和船房
2021/09/22
世界各地接連發生洪澇災害。今後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洪災頻率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在傳統的築堤等防災對策之外,還出現了很多新型的防洪措施,比如以防範洪澇為前提的城市建設以及可漂浮在水面的房子等。
![]() |
|
防浸水型建築物平時用作玩水的公共空間(上圖),浸水時用作避難點 (圖片由東京大學今井公太郎研究室和加藤孝明研究室製作) |
20XX年,位於海平面以下「零米地帶」的東京都東部,長時間降雨導致河水氾濫,同時大型颱風帶來狂風暴雨,造成幾乎整個地區被水淹泡。很多居民迅速逃進「防浸水型建築物」。雖然1層部分被水淹沒,但2層以上的空間可以使用水電等。還儲備了食物,幫助居民們度過了漫長的避難生活。
葛飾區正在推進「防浸水型市區構想」的城市建設。由於葛飾區在荒川和江戶川之間,如果不能廣域避難,將産生約24萬人的緊急避難者。葛飾區城市建設部長情野正彥表示,「我們將花30年左右的時間,分階段建設市區,確保在洪水退去之前的2周左右能夠實現最低限度的避難生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