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電産將在中國建設最大的E-Axle工廠
(2022/05/24)
-

電産將在浙江建設面向純電動汽車的驅動馬達系統E-Axle的旗艦工廠,預計年産能為100萬台……
-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EV快充競爭加劇
(2022/05/24)
-

在海外,充電速度媲美燃油車加油的EV相繼出現。現代的新車支援350千瓦快充,充電5分鐘即可行駛200公里;保時捷Taycan支援270千瓦快充;特斯拉有3萬多處超級充電站。而日本車企則在大功率快充方面行動遲緩……
-
鈴木磐田工廠因半導體短缺停産
(2022/05/23)
-

鈴木的靜岡縣磐田工廠23日停産。此外,大發的3家日本工廠也於23~25日停産……
-
日産的全固態電池朝著量産邁進
(2022/05/18)
-

日産首次披露了試製新一代全固態電池的設備。日産利用乾燥室,自2021年下半年起,推進全固態電池的試製,計劃2028年度啟動量産。除日産之外,豐田等企業也已啟動全固態電池的開發……
-
中國EV出現産能過剩隱憂,開工率或破50%
(2022/05/17)
-

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産能在數年內達到1500萬輛規模,大幅超過年銷量預期。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達到約200家。如果供需平衡瓦解,企業的重組與合併的趨勢或將進一步加速……
-
鈴木向印度投資3500億日元,維持首位寶座
(2022/05/16)
-

鈴木從美國和中國撤退,把海外投資集中於印度。對鈴木來説,印度是稱得上第2祖國的市場。但鈴木在印度的地位並非堅如磐石。如果僅限於純電動汽車,塔塔和現代等壟斷了印度市場。鈴木將通過投資,應對向純電動汽車轉型……
-
「YB」時代的豐田汽車
(2022/05/16)
-

中山淳史:從地球上的電腦生成的數據量來看,2011年首次突破1ZB,到2033年或將突破1YB(ZB的1000倍)。在YB時代,日本的乘用車産量到2050年在悲觀場景下或減為零……
-
本田的中國EV戰略瞄準中産
(2022/05/13)
-

在中國,純電動汽車價格的兩極分化日趨明顯。在大城市,30萬元以上的特斯拉等受到歡迎。在地方城市,約3萬元的宏光MINI EV等低價車普及。本田在中國推出純電品牌e:N,含補貼的實際售價為人民幣17.5萬……
-
速霸陸將首次在日本新建純電動汽車工廠
(2022/05/12)
-

這是自1969年投産的群馬製作所矢島工廠以來,時隔約60年首次新建工廠……
-
豐田材料費將上漲1.45萬億日元,歷史最大
(2022/05/12)
-

原材料漲價範圍涉及鋼材、有色金屬、樹脂等廣泛領域,物流成本也在飛漲。豐田的CFO指出「這是過去沒有先例的巨大影響」。即便開展成本改善活動也無法彌補原材料上漲帶來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