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在中國打破「行規」的背後
2016/12/14
德國福斯圍繞其高檔車「奧迪」在中國的銷售遇到了新的麻煩。中國最大車企上海汽車集團(後稱:上汽)11月與大眾新簽訂了共同在中國銷售奧迪的合約。對此,此前一直在華銷售奧迪的第一汽車集團(後稱:一汽)方面表示出不滿。這很可能引發一汽方面4S店抵制奧迪的事態,如果混亂持續,將對過於依賴中國市場的大眾構成沉重打擊。
![]() |
奧迪在華銷量降低可能對大眾構成沉重打擊(11月,廣州車展) |
「我們從今天起全面停止了從奧迪進貨。不管怎麼求我們,也絕對不接受奧迪車」,12月1日,在廣州省深圳市的一家一汽4S店,負責營業的27歲的小劉氣憤地説。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11月11日,大眾在德國總部與上汽簽訂了在中國共同銷售奧迪的新合約,對中國最大汽車廠商上汽的銷售能力寄予厚望。
此舉招致了上汽最大競爭對手,一汽的強烈不滿。
![]() |
![]() |
一汽表現出不滿有其原因。一汽已經與大眾合作在中國開展奧迪的銷售業務,在這種情況下,大眾卻與又與上汽啟動共同銷售。由於認為這一行為「破了行業內的規矩」,一汽旗下的4S店一同舉起抵制的大旗。
然而,以大眾為首的眾多外資車企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基本上都會與兩家中國汽車廠商合作。因此,公平對待兩家合作廠商非常重要。
比如,對於兩家合資對象,需要合理分配暢銷車。以豐田為例,暢銷車型中的「卡羅拉」與一汽合資經營,而「凱美瑞」則與廣汽集團合資經營。
而大眾此次打破了這種默認的規則。以前,奧迪是與一汽單獨開展的業務。而今後還將與上汽合作,為此一汽旗下的現有4S店表達出憤怒也在情理之中。
由於一汽相關公司抵制銷售奧迪的狀況出現擴大的跡象,大眾與上汽不得不在2017年3月之前再次就合作事宜進行磋商,並可能被迫調整合作內容。上汽方面開始銷售的時間等變得難以預料。
大眾為何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呢?原因不難想像。受廢氣排放造假問題影響,大眾2016年11月公佈了2020年之前最多裁員3萬人的計劃。熟悉中國市場的瑞穗銀行國際營業部的湯進表示,對於陷入前所未有經營困境的大眾來説,如果目前「不在作為最大收益源的中國擴大收益,危機將進一步加劇」。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