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車企面對中國「套路」?
2017/10/24
不過,中國政府此前排擠外資企業,基本只為中國企業提供扶持新能源車銷售的補貼。過去4年的補貼額換算成日元的話,合計達到1萬億日元。因此,能通過積分制度大賺一筆的是利用補貼擴大了純電動車銷售的中國廠商。
![]() |
例如,據估算,中國第一大環保車廠商比亞迪在2019年以後的3年裏通過出售積分能獲得約2400億日元的利潤。一名德國車企的相關人員稱:「這種簡直不講道理」。
目前,中國政府還沒有公佈違反規定時的懲罰內容。從遠不如已開發國家的執法情況來看,不能否定只有外資企業需要接受嚴厲懲罰的風險。
某日資企業的高管抱怨説:「不確定這麼不合理的規定是否真的能執行。因此也無法最終制定本公司今後的具體計劃」。話雖如此,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前,外資企業還是會被迫做出讓步。
中國政府稱將討論禁售燃油車,積極宣傳純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並以環境為後盾形成了輿論,想拼命落實NEV積分政策。中國籌劃的政府主導向純電動汽車轉型究竟能否取得進展?今後,包括修改政策在內,或許還會遇到很多曲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