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與中國的默契
2018/07/13
美國純電動汽車(EV)廠商特斯拉在中國建設研發和生産基地的計劃已經啟動。7月10日,特斯拉與上海市簽署了備忘錄。這是特斯拉首次在美國之外建設工廠,而是採取此前其一直期待的單獨出資的形式。在中國,當地企業正積極研發純電動汽車,日美歐企業也相繼啟動了本地化生産。中國政府希望吸引世界的技術、打造純電動汽車大國。特斯拉工廠落戶中國的進程似乎也在像中國政府所期待的那樣發展。
![]() |
上海市政府與特斯拉的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7月11日,reuters) |
「特斯拉項目選擇落戶上海,將有助於更好拓展中國市場、亞太市場」,上海市市委書記李強7月10日微笑著迎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的到訪。當地電視臺還播出了2個人乘坐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馬斯克進行講解的情形,彰顯出友好氛圍。
同日簽署的備忘錄顯示,特斯拉將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沿海地區建設作為純電動汽車研發和生産基地的工廠。動工時間和投資額並未透露,但提出方針稱,力爭達到年産50萬輛這一産能。花費數年時間逐步提高産能的可能性很大。在美國,巨大電池工廠和車輛組裝工廠設置在不同基地,但在上海市的新工廠,計劃進行電池和車輛的一條龍生産。將把基地集中於1處,以提高物流等的效率。
在特斯拉2017年在全球銷售的約10萬3千輛純電動汽車中,約15%被認為面向中國市場。其現在只在美國擁有組裝工廠,在中國銷售的車輛從美國出口。如果新工廠投産,將更容易對抗具有成本競爭力的當地純電動汽車企業。
在特斯拉落戶上海的背後,中國政府的設想若隱若現。中國政府希望盡可能將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基地和工廠吸引到中國,吸收技術,並使之與本國企業展開競爭,對中國來説,在全球供貨的特斯拉具有吸引力。
![]() |
中國在燃油車領域趕不上日美歐的技術,但在零部件數量減少的純電動汽車領域,將在同一起跑線上啟動開發。中國希望有一天能掌握汽車産業的霸權。豐田和本田已決定通過當地合資公司生産純電動汽車,德國寶馬(BMW)和美國通用汽車(GM)等歐美企業也在積極採取行動。
中國政府為了吸引外資的純電動汽車投資,出台了到2019年要求在華車企生産一定數量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的規定。2018年4月提出了取消此前定為50%的外資出資比例限制這一方針。
其中透露出的意圖是,通過接受特斯拉期待的單獨出資,回應美國要求的市場開放,盡可能緩和貿易摩擦。作為對川普政權舉措的報復措施,中國對美國産汽車徵收了額外關稅。特斯拉目前被迫將在中國銷售的車型提價2~3成,本地化生産勢在必行。中國政府和特斯拉的想法似乎也正是在這一時機下「不謀而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