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每輛車賺5228美元,一汽4美元
2018/07/26
以每個單位的産品和服務來計算企業的利潤,與利潤的絕對金額有所不同的世界將顯現出來。在同一個行業,賺錢效率高的企業有哪些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比較了各國企業的實力。首先比較的是世界汽車廠商的每輛車的利潤。品牌號召力和生産效率的差距正在帶來盈利能力的差異這一事實浮出水面。
以2017年度年銷量在100萬輛以上的主要汽車廠商為對象,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比較了每輛車的利潤情況。排在第1位的德國戴姆勒,達到5228美元,是居第4位的豐田的約2倍。原因是高檔車「梅賽德斯·賓士」的品牌號召力很高。第2位是德國寶馬(BMW),達到4983美元。
![]() |
兩家企業的強大品牌號召力直接推高了銷售價格。從美國的新車價格平均(市場推算)來看,最近戴姆勒為5萬8000美元,而寶馬為5萬1000美元,明顯高於其他廠商。
日本企業速霸陸(SUBARU)躋身第3位。通過瞄準美國市場的商品開發和生産集中於日美,避免了無用功。增加了忠實的用戶,相比競爭對手,壓低了屬於降價成本的銷售獎金。雖然銷量僅為106萬輛,但賺錢能力很高。
在全球銷量上,德國福斯超過豐田,躍居首位。另一方面,從每輛車的利潤來看,豐田為2623美元,高於大眾的1849美元。
豐田2017年度銷量增速僅為2%。推動旗下企業展開降低成本的活動,降低了費用,增加了每輛車的利潤。大眾在居銷售份額首位的中國市場賺到的營業利潤達到47億歐元,達到該公司整體的3成。另一方面,由於柴油車廢氣檢測造假問題和轉向EV(純電動汽車)等原因,開發費出現增加。
在每輛車的利潤方面,與本田和歐美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並駕齊驅的是中國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吉利2010年收購瑞典的富豪汽車,採用富豪的開發技術的新車銷售表現堅挺。另一方面,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雖然銷量達到334萬輛,但每輛車利潤僅為4美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