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倍增 市場硝煙四起
2018/08/03
在中國,由純電動汽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構成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1~6月增至上年同期的2倍。中國政府要求企業製造和銷售一定比率新能源汽車的規定即將從2019年起實施,各大車企希望通過新車投放來擴大銷售。新興純電動車企業的供貨也將開始,包括已敲定本地化生産的美國特斯拉在內,競爭正日趨激化。
![]() |
上海汽車集團大幅擴大了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銷售(4月的北京國際車展) |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11.5%,達到41萬2000輛。另據中國乘用車業界團體——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統計,新能源車的乘用車銷量約為35萬輛,達到上年同期的2.3倍。
按企業來看,從電池進軍汽車領域、較早開始發展新能源車的比亞迪(BYD)維持了第1位的寶座。該公司的銷量達到上年同期的2倍,超過7萬輛,維持了達到2成的中國國內最大份額。第2位是北京汽車集團,銷量增至2倍,達到6萬輛。
同期銷量躍居第3位的是上海汽車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企業「上汽乘用車」。前2家的增速基本和整體市場相同,但上汽乘用車銷量增至3.3倍,達到4萬4000輛。該公司相繼投放扣除補貼等之後的實際售價在13萬元至19萬元的時髦新車,抓住了需求。
![]() |
奇瑞汽車和安徽江淮汽車集團也擴大了市佔率。從奇瑞來看,可使用家用電源充電、實際售價在7萬元左右的小型車非常暢銷,同時價格控制在10萬元左右的SUV也倍受歡迎。江淮也是價格控制在5萬元以下的車型實現銷售增長。
與外資合作的合資企業也啟動了新能源汽車的供貨。美國通用汽車(GM)和上海汽車集團等合資涉足小型車業務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截至6月銷售了1萬輛以上。新車「寶駿E100」在當地等市場憑藉實際售價低於5萬元的低廉價格,在合資公司中被認為獲得最高銷量。
其次銷量較多的是德國寶馬(BMW)與華晨汽車集團的合資公司。該公司銷售了6000多輛。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德國之際,該公司剛剛與寶馬達成協定,即寶馬將把對該合資公司的出資比例提高至50%以上。有分析認為,寶馬在提高合資公司的出資比例之後,將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轉讓。
通用與上汽集團的普通汽車合資公司、德國福斯(VW)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的合資公司也啟動了新能源汽車的供貨。豐田、本田和日産汽車等各日資企業、南韓現代汽車集團等世界巨頭也將相繼推出新能源汽車。
新興企業參戰
中國政府將於2019年引進要求各汽車公司製造和銷售10%新能源汽車的新規,這一比例到2020年將提高至12%。企業如果不銷售一定數量的新能源汽車,將無法增加普通乘用車等的銷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