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推進車載電池「去鈷化」 避開與中國爭奪
2018/10/10
例如,主營電池回收的中國企業格林美(GEM)與全球最大的鈷生産商、瑞士資源巨頭嘉能可(Glencore)簽訂合同,將在3年裏採購約5.3萬噸的鈷。洛陽欒川鉬業集團2016年初從美國自由港麥克莫蘭(Freeport-McMoRan)獲得了全球最大的銅鈷礦山滕科·富古盧姆銅鈷礦超過一半的股權。
在車載電池領域,中國企業也擁有很強的存在感。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2017年的出貨量超過松下,躍居全球首位。多家中國企業躋身供貨量排名的前列。
由於中國企業加緊確保資源,作為鈷價格指標的倫敦市場目前的現貨價格達到1磅33.5美元,暴漲至2年前的3倍。投機資金的流入也是價格暴漲的原因之一。日本大型商社表示,「雖然當前因期待先行而高漲的價格有所降溫,不過預計暫時價格將徘徊在35美元以內的水準。
鈷的價格是鎳的約6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産量佔到全球總産量的6成。此外,童工挖掘的鈷原料被認為也流向了市場,除了價格外,還存在其他不穩定因素。
雖説當前鈷的價格有所下降,不過不少觀點認為,在全球電動車需求的支撐下,價格將重新上漲。如果日本電池生産商不能擺脫鈷爭奪戰,將無法掌握純電動汽車業務的主導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藤野逸郎 桝田大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