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本田在中國乘用車市場表現搶眼
2019/08/23
英國調查公司LMC Automotive日前發佈了2019年1~6月的中國乘用車銷量份額。在乘用車市場整體同比下降13%、表現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的自主品牌車銷量大多下降2~3成,上海汽車集團排名從上年同期的第2位降至第5位。另一方面,豐田則從第6位上升至第3位,本田從第7位升至第4位。
大眾維持了第1位寶座,銷量僅下降9%,小于市場整體的下滑,維持了近2成的最大份額。第2位是通用汽車,銷量下降13%,與市場同步。有觀點認為,部分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在外資企業中,豐田和本田表現強勁,同時寶馬銷量增長近2成。有分析認為,寶馬靈活應對貿易戰帶來的關稅變化,吸引了客戶。此外,高檔車「梅賽德斯·賓士」品牌的人氣根深蒂固的戴姆勒也小幅增長,表現堅挺。
![]() |
上汽集團的展位(上海國際車展,4月) |
另一方面,福特汽車在中國的銷量減半,從上年同期的第15位降至第18位。標緻雪鐵龍集團銷量大幅減少6成。據分析,原因是熱門車型不足等。在中韓關係惡化之前擁有僅次於大眾和通用份額的南韓現代汽車也持續低迷。
在中國企業中,從大型國有企業的自主品牌來看,居首位的上海汽車的銷量減少近3成。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的銷售大幅下滑,「榮威」和「MG」等中高端品牌也表現低迷。
中國最大民營車企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也與市場同步下降13%,排名從第4位降至第6位。由於國內市場的低迷,吉利7月宣佈將2019年的銷量目標從此前的151萬輛下調至136萬輛,減少1成。
很多其他中國車企也表現低迷。中國長安汽車集團銷量減少2成,廣州汽車集團、北京汽車集團、東風汽車集團分別出現3成以上的降幅。長安汽車的專賣店高管分析稱,「外資廠商降價等原因導致客戶流失」。
在中國廠商中,表現強勁的是長城汽車和比亞迪。長城汽車從第10位上升至第9位,比亞迪從第18位提高至第14位。從長城汽車來看,主力SUV表現堅挺,同時推出純電動汽車(EV)專用品牌「歐拉(ORA)」起到拉動作用。
中國汽車市場低迷的原因是國內經濟減速和廢氣排放新規提前導致的混亂。LMC Automotive駐上海分析師康軍分析稱,2019年的市場預計下降5.5%,但專賣店的銷售正在恢復,10~12月或將轉為5%左右的正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