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生産在恢復
2021/11/10
世界汽車生産正在復甦。豐田計劃使12月産量達到創歷史新高的100萬輛規模,本田和美國通用汽車也將在年底至明年1月轉為增産。除了半導體的確保有了一定的眉目之外,新冠疫情擴大也告一段落。此前影響世界經濟復甦的汽車供應制約出現了改善跡象。
「今後(半導體採購的)情況將顯著改變。下半財年將不斷增産」,日産汽車的首席運營官(COO)阿西瓦尼·古普塔在11月9日的財報發佈會上如此強調稱。
日産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全球銷量預期為380萬輛,較此前計劃(440萬輛)有所下調,但已向供應商告知了下半財年産量比上半財年增加近30萬輛的計劃。日産9日還宣佈,將本財年的營業損益上調300億日元,預計盈利1800億日元(上財年虧損1506億日元)。
生産最先復甦的是豐田。11月,豐田將全球産量提高至同比增長4~10%的85~90萬輛。産量將從下降4成的低谷期9月顯著復甦。為了挽回今年夏季的減産,12月將生産100萬輛,比上年同月高出約3成。設想明年1月以後仍維持每月85萬輛左右的高水準生産。
![]() |
本田2021年度下半年的産量比最初計劃減少1成(減少26.5萬輛),減産幅度比上半財年(減少53.5萬輛,約2成)縮小。與其他企業相比,本田在半導體採購方面陷入苦戰,但該公司副社長倉石誠司表示「將從2022年初起挽回生産」。最晚在1月內恢復至最初計劃的水準,與上年實績相比也將實現增産。
此外,海外車企的産量也呈現復甦態勢。通用汽車的首席執行官(CEO)瑪麗·芭拉指出,「半導體的採購困難到年底將不斷緩解」。該公司10月將2021財年(截至2021年12月)的凈利潤預期從此前預測的77~92億美元上調至81~96億美元。計劃在年底之前加快生産速度。
美國福特汽車也上調了2021財年(截至2021年12月)的利潤預期。該公司CEO吉姆·法利表示「用較短時間改善了半導體的採購」,認為在年底之前,半導體短缺將進一步緩解。德國福斯的首席財務官亞諾·安特立茲強調稱,「半導體短缺正在出現緩解的跡象,10~12月的業績將會改善」。
由於今年春季以後嚴重化的半導體短缺,各家車企加快採取了增加庫存和分散供應企業等對策。豐田通知部分供應商,將半導體庫存從此前的3個月用量增加至5個月。日産與一級供應商等共用半導體庫存,將此前的1個月庫存增加至3個月。
![]() |
日産專賣店 |
日本零部件廠商也為車企的高水準增産而做準備。從顯示原材料和産品庫存的存貨來看,截至9月底,電裝與疫情前的2019年9月底相比增加4成,愛信也增加3成,達到罕見的高水準。本田旗下涉足座椅生産的TS TECH和涉足車燈生産的小糸製作所的存貨也處於高水準。
即使是今年夏季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的東南亞,恢復生産活動的趨勢也在擴大。生産主要零部件線束的古河電氣工業將在11月恢復可實現滿負荷生産的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