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日本7大車企季度利潤大增,在中國市場堪憂

日本7大車企季度利潤大增,在中國市場堪憂

2023/08/10

PRINT

      日本國內7大汽車企業的2023年4~6月財報截至8月9日全部出爐。7家企業合計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93%,凈利潤增長87%。半導體供應短缺的緩解推動生産恢復,北美等市場銷量增長,同時日元貶值也成為東風。不過,在新能源汽車(NEV)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銷量低迷,還存在成為今後業績負擔的風險。

     

 

      從7家企業合計的4~6月業績來看,營業收入增長26%,達到22萬1072億日元。營業利潤增長93%,達到1萬9033億日元,凈利潤增長87%,達2萬54億日元。在營業利潤中,銷量的增加和構成的變化成為利潤增長約1萬491億日元的主要原因,提價帶來的利潤率改善也作出貢獻。由於日元匯率比上年同期貶值,匯率將7家企業合計利潤推高約1937億日元。

     

      日産汽車、鈴木和三菱汽車3家企業上調了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的業績預測。從預期匯率來看,日産為1美元兌132日元,鈴木為134日元,三菱汽車為131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調整為日元貶值。受業績預期上調影響,2023財年7家企業合計營業收入預計增長7%,達85萬2800億日元,營業利潤增長15%,達到5萬5600億日元,而凈利潤增長8%,達4萬3800億日元。

  

      在業績強勁的同時,給前景蒙上陰影的是中國銷售的萎靡不振。從各企業4~6月的中國銷量來看,日産減少46%,速霸陸減少3成,銷量均明顯下滑。原因除了去年中國的減稅措施取消的反作用之外,當地的競爭正日趨激化。豐田中國業務的營業利潤為536億日元,權益法投資收益為543億日元,分別同比減少26%和32%。

  

      日産社長內田誠在7月下旬的財報説明會上説:「(中國)本土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正在迅速擴張。激烈的價格競爭也産生了很大影響」,對現狀顯示出危機感。

   

      日本東海東京調查中心的高級分析師杉浦誠司指出:「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産品線匱乏的企業正在受到引擎汽車構成比下降的影響」,自下半年至明年,隨著生産恢復「産品製造的競爭力似乎將決定誰是贏家或輸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