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副總裁戴正吳將就任夏普新一任社長。戴正吳精通日語,看起來溫和友善,實則手腕強硬,只要郭台銘董事長一聲令下,就將堅決地推進裁員。在夏普的新任董事中,集結了戴正吳通過與索尼和松下等交往中培養出的人脈。戴正吳能讓朝令夕改的郭台銘式經營紮根夏普嗎?
 |
戴正吳(左)一直以來都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的得力幹將(4月記者招待會) |
在夏普與鴻海的出資談判進入最終階段的3月下旬,戴正吳以強硬口吻向夏普表示,「如果夏普不接受這些條件,鴻海不會進行談判「。一直以溫厚形象獲得夏普信任的戴正吳的態度驟變令夏普方面十分震驚。
夏普方面不願接受的條件包括,限定鴻海1000億日元保證金的用途和談判破裂之際鴻海將收購夏普的液晶業務等條款。但是在戴正吳的強硬態度下,夏普最終還是接受了這些不利條件。
「沒有比他更忠誠的部下」,熟悉戴正吳副總裁的鴻海高層這樣表示。經常和郭台銘共同行動的戴正吳出身於台灣的電機企業大同集團。在該公司成立的學校學習會計和日語,曾駐日本工作。1986年進入鴻海,遇見郭台銘。在與索尼的合作中嶄露頭角。後成功與松下進行合作。以遊戲機和電視機的代工生産為開端開拓了日本客戶。
新一屆董事啟用了與戴正吳關係深厚的日本人脈。新任董事石田佳久是霍華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擔任索尼董事長時期的心腹。中矢一也曾擔任松下健康護理公司的首席技術官(CTO)。據悉,擔任鴻海日本法人代表董事的高山俊明是戴正吳的親戚。
除了相熟的人物,製造領域的專業人士也將對戴正吳構成支援。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中川威雄是金屬磨具領域的權威,2000年進入鴻海。中川威雄擔任統管精密金屬模具、先進製造設備和機器人部門的CTO。
戴正吳團隊啟用了大量的日本人脈,其背後透露出鴻海的不安。一直以來鴻海的産品開發依賴美國蘋果和索尼等外部企業。鴻海的日籍高管表示「向消費者開發銷售商品並非易事」。鴻海希望廣泛吸納日本機電行業的人才,加強自身的開發能力。
在鴻海正式向夏普提出收購提議的1月前後,鴻海方面暗示原則上不會裁員。當鴻海在談判中處於有利地位後,鴻海態度轉變為「不裁減40歲以下員工」。目前正在私下討論裁員1000人以上。經營陣營方面,原本承諾「將交由日本人經營」,但是最終還是由戴正吳出任社長。
重視事前工作的日本員工要適應這種改變還需要時間。等待著戴正吳的障礙還很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飯山順 東京、 吳咏航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