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數據資源攻防起硝煙
2018/01/17
不能交出美國民眾的敏感資訊——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2017年11月向國會提交了加強CFIUS(外國投資委員會)功能的修正案。核心舉措是嚴格進行審查的規則,意在避免個人資訊和基因資訊等有關美國民眾的「敏感資訊」落入外國政府和外國企業手中。
CFIUS此前的審查對象主要是軍事和半導體等直接關係到安全保障的案件。但如果法案的上述修正案獲得通過的話,收購掌握美國國民個人數據的企業也將有可能受到嚴格審查。在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上,參與CFIUS工作的前政府高官提供了證言。對於被懷疑中國政府參與經營的中國企業不斷收購掌握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尖端領域技術和資訊的美國企業顯示出了危機感。可以説,上述法案在事實上試圖阻止中國企業的收購。
日歐探索數據流通方式
另外,對個人資訊保護持嚴厲態度的歐盟(EU)也計劃2018年5月全面施行嚴格限制數據轉移至歐盟區域外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歐洲的制度並非單純限制資訊的流通。還將同時推出另一個機制,即「具備充分保護水準」的國家和地區即使沒有單獨獲得許可,也允許個人資訊流向區域外。在保護數據這一資源的同時,力爭兼顧商業運用。
日本作為缺乏數據資源的國家更倡導相關資源的自由流通。2018年春日本有望與歐盟之間就新框架達成協定,將確保媲美歐盟的保護水準,日歐之間數據轉移將更容易。日本與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韓都將接受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制定的個人數據跨境流動規則,也正在敦促中國接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海 小高航,華盛頓 鳳山太成、八十島綾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