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個人電腦落敗記
2018/06/07
過了鼎盛期的個人電腦市場在2005年迎來了一個轉折點。全球市佔率第3的IBM公司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中國的聯想集團。隨著製造成本低廉的中國大陸和台灣廠商的增加,個人電腦進入普通家庭,個人電腦領域被認為不再是增長市場。在日美的資訊相關企業中,強化IT服務和軟體業務,將設備生産委託給新興國家企業代工的趨勢加強。
被智慧手機、平板終端奪走市場
隨著美國蘋果公司的智慧手機iPhone上市,個人電腦作為資訊設備的優勢顯著下降。日本的個人電腦廠商缺乏將行動電話和資訊終端融合起來的商品策劃能力和設計能力。2010年便攜平板終端iPad上市。從筆記型電腦到iPad的換購不斷推進,曾在2012年達到峰值(821萬台)的日本國內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到了2017年,下滑至532萬台。
2010年之後,在日本廠商之間,開始出現推進國內重組的動向。2011年NEC與聯想整合個人電腦業務,2017年富士通也宣佈與聯想整合個人電腦業務,這兩次整合均是聯想掌握主導權。曾借助「VAIO」品牌人氣大增的索尼也于2014年剝離個人電腦業務,成立VAIO公司。
與半導體和液晶面板一樣,個人電腦領域也曾出現政府主導打造個人電腦企業的動向。2015年VAIO、富士通與因財務造假推進業務整理的東芝3家公司的整合方案浮出水面。但是在增長戰略和網點的撤銷整合方面沒有談攏,最終未能實現整合。東芝的個人電腦業務歸入鴻海夏普旗下後將如何實現重生呢?如果能夠與鴻海的業務基礎緊密融合,「dynabook」或許能作為國際品牌重新閃耀光芒。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池下祐磨 國司田拓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