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救活日企」劇情重演
2019/01/17
被中國大型家電企業美的集團收購的東芝白色家電業務顯現復甦跡象。該公司通過充分利用美的的生産基地和銷售網,在中國和東南亞擴大銷售,還打算重新進駐印度。白色家電業務之前在東芝旗下「被視為包袱」,但在獲得美的的支援後轉守為攻。雖然在中國資本之下在新興市場國家實現「復活」的日本品牌不斷湧現,但中美摩擦等新的增長風險也浮出水面。
![]() |
「東芝」的家電正在美的集團旗下擴大全球化(2018年,德國的展銷會) |
「這是採用東芝先進技術的熱門商品」,1月12日,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到訪廣州市的美的家電專營店,在眾多美的品牌的産品中還展示著東芝品牌的微波爐。最貴的機型售價1萬2999元,比大小接近的美的商品貴約2倍。
據稱這款微波爐採用高溫水蒸氣,能用於烤魚等各種菜餚的烹飪,女性店員解釋稱「非常具有耐用性,獲得了愛做美食的人的好評」。
此前,東芝品牌的白色家電因銷售低迷而於2015年撤出中國市場。重回中國市場是在2016年家電業務公司「東芝生活方式」(Toshiba Lifestyle)被美的收購、並被納入該公司的銷售戰略之後。
擬重新進駐印度
東芝生活方式在美的走向全球化中佔據重要位置。希望東芝生活方式發展為全球屈指可數的家電企業——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曾如此表示。美的是2017年度營業收入達到約2400億元的大型家電企業,但主要業務是通過減少基本功能來降低價格的家電。通過低價格來盈利的商業模式已經快走到盡頭,因此將推進去低價化路線。美的希望將東芝品牌定位為旗下的最高端品牌,與自身品牌實現分棲共存。
在美的旗幟下,東芝生活方式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場。美的將於2020年在印度中西部建設新工廠,屆時將啟動東芝品牌洗衣機和微波爐的生産和當地銷售。投資額在今後5年裏預 計超過200億日元。東芝的家電業務2012年從印度撤出,今後將重返該國市場。
東芝生活方式被收歸美的旗下之後,還進駐了柬埔寨和緬甸,幾乎覆蓋了整個東南亞。在亞洲,除了在中國和泰國的自主工廠製造的家電之外,還銷售美的OEM(貼牌生産)的産品。在泰國,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30多款産品。包括冷藏室和冷凍室左右排列的冰箱等在日本較為少見的産品。
在東芝旗下的時代,白色家電僅僅是「綜合機電企業」的一個部門,業績低迷時無法將充裕資金投向研發,因此陷入了競爭力下滑的惡性循環。在被美的收購後,開始有餘力專注開發,「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東芝生活方式)。不僅如此,東芝生活方式還計劃利用美的的銷售網,將海外銷售額比率從目前的3成左右提高至2020年的5成。
此外,業績也呈現復甦態勢。營業收入2017財年(截至2017年12月)達到2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7億元)左右,比處於東芝旗下的2015財年(截至2016年3月)增加5成。在美的旗下沒有實施裁員等整合,但在損益方面,2018財年(截至2018年12月)扭虧為盈。與美的的零部件共同採購、設計和製造的互通有無發揮作用,在成本削減方面取得成功。
進入中國企業旗下、正在逐步走向「復活」的日本品牌還不止東芝家電一家。繼承三洋電機白色家電業務的AQUA於2012年被收入中國家電巨頭海爾集團旗下,數年後實現了扭虧為盈。在日本機電行業以外,本間高爾夫等也在中國企業旗下實現了對中國市場的開拓。這些都是日本品牌在以中國為中心的新興市場國家找到生存之路的事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