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供應鏈風險波及手機電腦等廣泛領域
2021/03/18
在主要半導體生産企業僅限於三星和台積電等特定代工企業的情況下,一家工廠停工就將不斷廣泛地産生影響。
日本以外半導體廠商的高管指出,如果用於智慧手機的通信和OLED面板的半導體陷入短缺,「客戶將通過增加採用其他通信半導體廠商和液晶面板的智慧手機生産來加以彌補」。這樣一來,發給台積電等代工企業的訂單將進一步增加。眼下正受到影響的行業之一是個人電腦。
![]() |
3月3日,台灣個人電腦大型生産商宏碁的首席執行官陳俊聖帶著嚴肅地表情指出,不管供給多少,都難以滿足需求。他同時表示,員工每天都在為確保零部件而奔走,個人電腦行業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情況。以宏碁為例,相對於訂單,供給僅為3成,狀況嚴峻。
華碩電腦也表示,個人電腦用半導體和液晶面板相對於需求缺少3成。1~3月供貨預計出現今年最低點。台灣企業在個人電腦生産方面掌握全球8成以上份額,這有可能對今後的個人電腦市場造成進一步影響。
液晶面板也受波及
日本以外的半導體廠商高管表示,由於來自居家辦公和遠端授課的旺盛需求,「個人電腦大型廠商的生産計劃比勢頭良好的2020年進一步提高」。在智慧手機領域,由於中國華為陷入困境,小米和歐珀等屬於競爭對手的中國企業維持積極採購。以微細化程度來應對的半導體很多,結果正在發生超出産品框架的爭奪。
液晶面板也面臨供應短缺危機。面板大型廠商日本螢幕(JDI)的負責人表示,「如果不接受半導體漲價,就無法生産産品,但難以預測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嫁到産品價格上」。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由於驅動顯示器的半導體短缺,「在採購方面,4月或將成為緊要關頭」。
為了在矽晶圓上描畫微細電路,半導體需要經過各種加工工序。一般來説,從生産開始到供貨需要2~3個月左右的情況很多,因此難以應對突如其來的訂單。認為半導體短缺長期持續的看法很多,美國通用汽車2月發佈預測稱,減産將導致2021年最多損失20億美元的利潤。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細川幸太郎 首爾,中村裕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