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名稱是這樣來的
2021/04/01
索尼將於4月1日更改公司名稱。由「索尼株式會社(Sony Corporation)」更名為「索尼集團株式會社(Sony Group Corporation)」。新誕生的索尼集團定位於專門實施集團總部職能的公司,負責祖業「電子業務」的索尼電子(Sony Electronics)將於當日繼承「索尼株式會社」的商號。這是該公司1958年由「東京通信工業」改為索尼以來的首次更名。
![]() |
索尼聯合創始人井深大(右)和盛田昭夫比賽扳手腕(資料) |
「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讀起來都是一種發音」,「SONY」品牌於1955年創立,聯合創始人盛田昭夫後來這樣描述該命名中蘊含的意義。為了確立在全世界範圍內銷售商品的品牌,盛田和聯合創始人井深大共同構思並推敲出了一個簡單易記,而且在任何國家發音都一樣的名稱。
SONY來源於拉丁語的「sonus(意為聲音)」和當時流行的「sonny boy」(可愛男孩)中的「sonny(小男孩)」這兩個詞。但日本人有可能會讀成「sonni」,由於擔心日本人會聯想到日語的「損失」(日語發音為son)一詞,盛田決定去掉了一個「n」,將其改為「sony」。這很符合自詡為天性爽朗的盛田昭夫的風格,據説蘊含的意思是「年紀小卻活潑頑皮的小男孩」。
不過,當盛田昭夫要把公司名稱與品牌統一起來,改為索尼時,受到了周圍的反對。原因是,1946年成立東京通信工業後,經過10多年的努力,公司的知名度好不容易才得以提高。以日語片假名和羅馬字作為名稱的公司在當時的日本十分罕見,作為主要銀行的三井銀行也曾對更名表示反對。雖然還出現了「索尼電子工業」和「索尼電氣」等方案,但盛田堅決反對,表示「我們要在全球發展,應該毅然決然地採用索尼株式會社這一名稱」。
盛田認為索尼要創造世界上沒有的東西,不局限於「電子」及「電氣」。在過去63年後的如今,索尼正如盛田所預見的,除了祖業電子業務外,業務範圍遍及音樂、電影、金融、遊戲,眼下更開始致力於動畫領域的全球拓展。
![]() |
井深大(左)和盛田昭夫為了在世界上銷售商品,提出了全球人都容易發音的「SONY」品牌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