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松下23財年利潤有望創新高,美國補貼貢獻大

松下23財年利潤有望創新高,美國補貼貢獻大

2023/05/11

PRINT

      松下控股510日發佈預期稱,2023財年(截至20243月)的合併凈利潤(國際會計準則)將同比增加32%,達到3500億日元。凈利潤將是時隔5年刷新歷史最高。美國《通膨削減法》(IRA)優待在該國生産和銷售純電動汽車(EV)電池等的企業,相關補貼將把松下的凈利潤推高1000億日元。利潤增長主要源自外部因素,電池以外的汽車零部件等松下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仍存在課題。

 

       預計2023財年的營業收入增長1%,達到8.5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增長49%,達到4300億日元。凈利潤有望超過歷史最高的2018財年(2841億日元、國際會計準則),但營業利潤仍低於1984財年(截至198411月)的5756億日元(美國會計準則)。

 

 

       松下在美國內華達州和堪薩斯州生産或計劃生産、主要向美國特斯拉供貨的電池業務起拉動作用。2023財年,基於美國2022年通過的《通膨削減法》,松下將從聯邦政府獲得補貼等,成為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按調整後的營業利潤計算增長800億日元,按凈利潤計算增長1000億日元。

 

       在10日的財報説明會上,出席的集團首席財務官(CFO)梅田博和提及對補貼收入的看法時表示,「其中之一在於業務選址」,表明了過去在美國投資的決策産生效果的想法。

 

松下CFO梅田博和發佈財報(10日)

 

       松下的課題是主業的盈利能力。集團整體的2023財年的營業利潤率為5.1%,低於大型電子企業中已經發佈財報的索尼集團(10.2%)和日立製作所(7.7%)。

 

       SMBC日興證券的高級分析師桂龍輔指出,松下控股的「間接部門的成本高於其他公司,成為全公司的負擔」。認為20224月控股公司化所帶來的人事和財務等間接部門的調整還有改善空間。

 

       觀察松下各業務部門的營業利潤率,電池業務因補貼效應而達到12.9%,而家電業務為4.2%,電池以外的汽車零部件業務僅為1.3%。家電業務和汽車零部件業務在松下控股的營業收入規模中分別佔據第12位。提高電池以外業務的盈利能力,直接關係到整個集團的盈利能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