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解析(下)擺脫「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意識
2023/06/13
松下曾經因為電漿電視業務遭遇失敗,連續2財年出現大幅虧損。為退出非盈利業務四處奔走的會長津賀一宏曾在2012秋季(當時任社長)説:「在數位家電領域,我們是輸家」「松下不是普通公司」,愁苦之情溢於言表。
要變成「普通公司」
自那以後已經過去10年半時間。接班人楠見雄規社長的經營可以用「速度感」和「意識改革」等詞語來概括。雖然樁樁件件都是很普通的事情,但各業務公司同步推進具有重大意義。目的是通過變成做好普通事情的「普通公司」,來擴大松下控股未來的可能性。
楠見社長在5月18日的集團戰略説明會上明確表示,本財年「將考慮調整業務組合」。雖然沒有提及調整的對象,但可能他心中已經有了方案。
![]() |
一聽到調整業務組合,往往會讓人聯想到出售非盈利業務。但是,從楠見社長的説法來看,進行業務出售的優先度可能很低。砍掉業務的單純出售,也與楠見社長尊敬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經營之道相矛盾。
「並不是一刀切地(把業務)拿出去或者不拿出去的問題」「需要多種不同的處方」。可能會以開拓海外市場為目的,與其他競爭公司共同成立新公司,或者像索尼集團那樣探討剝離子公司。
市場相關人士十分關注憑藉松下集團單打獨鬥難以發揮優勢、已經有先行企業掌握很大市佔率的業務。分析師在接受採訪時列舉的候選業務包括「住宅設備」「(電視等)黑色家電」。
無論楠見社長選擇哪種方法,可能都會首先探索與其他公司合作的形式。通過擺脫「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思維,追求普通,來奠定克服公司風氣的差異、無論與哪家公司合作都能加速增長的基礎。
松下控股的總市值約為3.6萬億日元。與日立製作所(約7.5萬億日元)、索尼集團(約16.6萬億日元)相比,市值差距大於企業規模上的差距。松下控股的PBR(市凈率)一直低於解散清算價值的1倍。市場上出現了要求其克服擁有多項業務、股價比實力低的「多元化折價(Conglomerate Discount)」的聲音。
最近10年,松下從鉅額虧損中恢復,已經站在了克服大企業病這一目標的入口處。但是,正如市值所顯示的那樣,松下與過去的電子企業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反而拉大。日立不僅剝離了與核心業務關係薄弱的部門,還明確了把物聯網(IoT)解決方案定為公司核心的方針。一把手大刀闊斧實施改革的許可權也很大。
松下將會如何?市場希望楠見社長不僅「解開業務組合調整封印」,還能展現出他想把松下打造成什麼樣的公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柘植衛、平嶋健人、安藤健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