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不遠了?
2016/09/30
在美國,新興企業的太空業務愈發活躍。著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擔任首席執行官(CEO)的SpaceX公司9月27日公佈了低成本的行星間運輸服務的具體方案。亞馬遜公司CEO傑夫·貝佐斯(Jeffrey Bezos)創立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也計劃未來開展太空大規模運輸業務。新興企業正陸續進入太空旅行、建築和資源開發等領域。預計太空開發業務將在美國新興企業的主導下推進。
介紹開發中的載人宇宙飛船的SpaceX 首席執行官 埃隆·馬斯克(9月27日,墨西哥,AP) |
SpaceX是一家使一次性火箭的重覆利用成為可能的企業。該企業於2002年成立,以低價火箭為武器在商業衛星市場上握有很高的市佔率。
SpaceX公佈的計劃為力爭未來將目前每人平均約1萬億日元的火星移民費用降低至2千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1.91萬元)左右。將通過連續再利用大型火箭、使用能夠搭載100人以上的太空飛船往返連續運輸等舉措來降低運輸成本。火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而且還有水,與月亮一樣成為人類最有希望移民的星球。
SpaceX除了運輸人員和材料外,還摸索開展太空研究材料的運輸和回收業務。藍色起源公司的高管表示「研究用貨物運輸的規模較小,但是將成為長期持續的重要收入來源」。英國維珍集團(Virgin Group)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率領的美國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除了太空旅行外,還計劃將研究用貨物的運輸作為業務支柱之一。
美國製藥巨頭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正在強化在太空使用小白鼠等進行實驗的醫藥品的開發。向太空運輸研究材料的需求很可能出現增強。
向太空運輸人員和材料的業務成為太空開發的基礎設施。如果太空運輸的品質和成本得以降低,太空業務的波及面將出現擴大。
建築便是其中之一。如果今後太空旅行不斷增加,則需在月球和火星表面使砂礫等固化,建造建築物。在國際太空太空站設置3D列印機、受託製造備用物品的Made In Space首席技術官傑森·鄧恩表示:「早晚涉足太空的建築業務」。
由大型酒店創始人創辦的畢格羅宇航公司開發出了可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的「太空酒店」。從6月開始與國際太空太空站接軌投入使用。力爭今後實現商業化。
也有初創企業提出像「加油站」一樣為往來的太空飛船補充燃料的計劃。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等出資的行星資源公司正在討論將從小行星等開採來的水等進行分解,作為燃料進行銷售。
關於地球周圍的太空開發,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作為核心主體從資金方面為民間企業提供了援助。除了馬斯克及貝佐斯等大型IT(資訊技術)企業的創始人之外,出身美國航空航太局等的創業者也開始崛起,在原本政府機關主導的太空開發領域,正打開新的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兼松雄一郎 瓜達拉哈拉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