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半導體材料脫離日本有點難
2019/11/11
「在研發和産品化之間有一個名為‘死亡谷’的巨大障礙。很難跨越過去」,三星電子前副會長尹鐘龍指出了這一點,「日本企業在創建生産技術的工藝流程方面略高一籌。我們即便是短期內取得了成果,能否順利發展下去也不好説」。
南韓政府將三星和現代汽車等大財閥召集起來,要求不僅對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提供支援,還要承諾進行採購,為此次實現國産化而煞費苦心。
10月10日,三星電子在位於忠清南道的螢幕工廠與中小企業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文在寅總統親自趕往現場,強調「這將成為對特定國家依賴程度高的螢幕核心材料、零部件、裝備走向獨立生産的重要轉機」。
但南韓大財閥的真實想法還是繼續與日本的零部件和材料廠商進行交易。在認識到依賴日本存在風險的同時,卻沒有餘力在國內辛辛苦苦地培育供應商。
「以最合適的條件採購最優質産品的方針沒有改變」、「國産化不符合市場經濟原理,與日本等進行國際分工是合理的」,南韓大型企業的高管紛紛流露出真實聲音。跨越研發和産品化之間的「死亡谷」並非南韓政府想像的那麼簡單。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支局長 鈴木壯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