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經營/戰略 > 過半日本企業家認為業務環境恢復需兩年以上

過半日本企業家認為業務環境恢復需兩年以上

2020/07/21

PRINT

  日本企業的經營者對「第二波」疫情的危機感增強。「社長100人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人預測業務環境「需要兩年以上」才會恢復。幾乎所有企業都在繼續推行遠端辦公,近4成企業考慮「縮小辦公面積」、「利用共用辦公空間」。日本企業正以疫情長期化為前提,探索繼續經營業務的方式。

   

  此次問卷調查以日本國內主要企業的社長(包括會長等)為對象,於6月30日~7月15日實施,得到了145家企業的回答。

   

   

  針對自身開展業務的市場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準,回答「需要兩年」的人最多,佔比達到38%。

   

  回答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和「恢復不到疫情前」的人合計達到55.8%。這一比例比上次調查(5月下旬)增加12.4個百分點。原因在於企業經營者對全球疫情無法停止蔓延産生了危機感。

   

  日本一家大型食品企業稱,「歐美基本確定會發生第二波疫情。存在醫療和零部件供應體系崩潰的擔憂」。東芝社長車谷暢昭表示,「估計疫情需要2~3年才能結束,(要確保財源)需要考慮發行超過50年的長期國債」。丸紅社長柿木真澄指出,「經濟形勢要真正恢復,全球疫情的平息必不可少。希望能夠恢復國際合作」。

   

  當問及第二波疫情發生後,日本緊急事態宣言的嚴格程度多大較為合適時,回答「和上次一樣」的人佔61.4%,多於回答「應比上次寬鬆」的人(28.9%)。回答「不應該發佈」的人僅佔5.3%。雖然限制行動會打擊企業的業務,但經營上最大的擔憂是「能否確保員工的健康」(83.4%),這表明企業經營者的態度是把疫情平息放在第一位。

   

  在多選題中,當被問及針對第二波疫情的準備工作時,受訪者的選擇集中於「建立方便居家辦公的體制」(87.6%)、「調整供應鏈」(42.1%)、「增加現金儲備」(33.1%)。

   

  針對日本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的對策,不少人選擇「支援醫療機構」(71%)及「支援治療藥物和疫苗的開發」(65.5%)。三得利控股社長新浪剛史指出,「應該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提升國民的安心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