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設備投資停滯20年
2021/12/09
日本的設備投資持續低迷。最近20年,顯示設備總量的資本存量僅增長了不到1成。而美國和英國增長約5~6成,與日本拉開差距。這是因為日本企業沒有將收益用於國內投資。如果設備更新遲緩,那就無法提高勞動生産率,也無法彌補人口減少的制約。需要將設備投資低迷作為低增長的結構性因素來加以正視。
從2001年至新冠危機前的2019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年均僅為0.8%。被美國(2.1%)和英國(1.8%)甩在後面。關於阻礙增長的因素,人口減少和少子老齡化經常被指出。但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其他的問題。日本一橋大學的特聘教授深尾京司指出「設備投資停滯的影響也很突出」。
引進新機械和軟體有助於提升生産效率,推高增長潛力。根據經濟學的增長理論,經濟增長率和資本增加率存在一定的關係。深尾的估算顯示,在5個主要已開發國家中,只有日本的資本增加實際值低於理論值。
![]()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生産性資本存量」數據顯示出實際情況。日本包括硬體和軟體在內的資本存量2000~2020年僅增長9%。美國增長48%,英國增長59%。日本的增幅也低於法國(44%)和德國(17%)。
![]() |
日本企業的盈利並沒有一直減少。日本財務省的法人企業統計調查顯示,經常利潤的近期頂峰是2018年度的84萬億日元。比「安倍經濟學」啟動的2012年度增加73%。而在這一期間,設備投資僅增長42%。雖然投資高於因折舊而減少的金額,但日企明顯採取在現金流的範圍內慎重展開投資的姿態。
![]() |
在2010年代,日本雖然人口減少,但勞動者供給出現擴大。就業者在10年裏增加378萬人,尤其是女性和65歲以上的勞動者增加。深尾表示,「企業有可能增加投入相對低廉的勞動力,而推遲了節省勞動力的機器人投入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