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獨角獸」企業在變
2022/08/23
雖然獨角獸數量仍在增加,但存在無法坦率給予積極評價的因素。這是因為受到首次公開募股(IPO)低迷影響,沒能上市的企業仍被列為「獨角獸」企業的可能性很大。
進入篩選局面
金融服務公司Refinitiv統計顯示,今年1~6月亞太地區企業的IPO融資額(按發行日計算,不含多地上市等)為509億美元,件數為393家,相比上年同期分別減少40%和減少32%。在動盪的市場,難以獲得企業想要的估值。企業擔憂融資失敗,而原有股東無法迅速獲得投資回報,各種情緒交織,難以啟動IPO。
![]() |
多數觀點認為,雖然眼前的冷卻難以避免,但亞洲將繼續誕生強有力企業。這是因為亞洲是以人口增長為支撐、經濟增長值得期待的為數不多的地區。Gunosy Capital的常務董事石川俊分析認為,「基礎設施的數位化取得進展,全球資金將流向亞洲」。
受益於充裕的投資資金,「獨角獸」企業的估值幾乎一律被推高,但最近出現加以篩選的局面。由於競爭力更加得到錘鍊,有可能成為開闢新一代的初創企業誕生的契機。各家企業的實力無疑將更加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田琢朗 東京、若杉朋子 上海、花田亮輔 可倫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