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經營/戰略 > 中國經濟放緩對日本企業造成打擊

中國經濟放緩對日本企業造成打擊

2023/11/01

PRINT

      中國經濟放緩對日本企業造成直接打擊。截至1031日發佈20237~9月財報的17家與中國相關的日本企業中,有12家損益惡化。生産設備相關企業發那科陷入苦戰。由於消費低迷,村田製作所的利潤也出現下降。以高增長為前提的中國業務迎來了轉捩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統計了對華銷售額較大的17家企業。1031日發那科和村田製作所發佈了財報。因受益於日元貶值,兩家企業上調了全財年業績預期,但7~9月的業績低迷。17家企業的合計凈利潤同比減少2成。減益幅度相較于4~6月(減少1成)擴大,與東證Prime上市企業總體利潤增加5成的局面形成了鮮明對比。

 

       31日發佈的10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時隔兩個月再次低於50的榮枯線。PMI反映新訂單、生産、從業人數等的趨勢。此次數據當中,生産和新訂單的惡化十分明顯。

 

       日本企業也受到影響。發那科7~9月的凈利潤減少20%,降至336億日元,是4年來首次出現減益。作為機床大腦的數控裝置等工廠自動化設備低迷。中國的銷售額減少27%,在全球5個地區中減幅最大。訂單額減少35%。社長山口賢治説明稱,“設備投資的觀望情緒仍在持續。下半財年(各季度)訂單將與7~9月持平”。

 

 

       基恩士為11個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減益。社長中田有表示,“中國的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而且設備投資緩慢”。歐姆龍出現最終虧損。以中國為中心,半導體和蓄電池相關設備投資推遲,該公司的工廠自動化系統陷入苦戰。

 

       消費低迷也産生影響。村田的凈利潤同比減少12%至750億日元,連續6季度減益。該公司的總銷售額中,面向智慧手機的銷售額佔到4成,需求減少産生了很大影響。本財年凈利潤預期為同比減少8%至2250億日元,上調了610億日元,但如果沒有日元貶值的推動效果(營業利潤約800億日元),利潤則趨於下降。

 

       尼得科在作為增長支柱的純電動汽車(EV)部件業務方面,取消了一直作為目標的本財年扭虧為盈計劃。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預計“將出現營業虧損”(會長兼首席執行官永守重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7
投票總數: 20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