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鋰電池該如何面對中國挑戰
2019/11/27
日本富士經濟表示,在一直拉動最近數年增長的IT相關領域,「難以期待市場大幅擴大」。
焦點是車載電池。從各用途的電池容量來看,車載電池被認為截至2017年已經超過面向智慧手機和家電的電池。背景是由於世界性的環保政策強化趨勢和 「中國製造2025」政策,純電動汽車市場正在擴大。
中國目前已成為純電動汽車大國。包括燃料電池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2018年達到125萬輛,同比增加6成以上。在中國,曾出現超過100家電池企業參與競爭的局面。儘管電池企業的數量不久後有所減少,但市場的勢頭沒有改變。如果僅限於車載電池,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在份額上與松下不相上下。
車載電池的市佔率爭奪將日趨激烈(中國寧德時代的工廠) |
調查公司日本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8年車載鋰離子電池市場達到約2.2萬億日元。到2020年有望增至約4萬億日元。為了獲得巨大市場,在各個階段,競爭都日趨激化。
面對這些趨勢,已出現調整戰略的企業。在電解液領域,三菱化學和宇部興産2018年初合併了中國業務。雙方整合了當地的生産設備,將分享彼此的添加劑技術等,攜手開拓中國市場。
除了把中國作為有潛力的市場之外,還有企業看中了歐洲。東麗已決定在東歐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郊外新建隔離層工廠。東麗匈牙利公司的社長村松弘一表示,「由於環保政策的強化,歐洲將成為純電動汽車的一大市場」。此外,三菱化學也在2018年春季重啟了英國電解液工廠等,正在展開攻勢。此外,日本傑士湯淺(GS Yuasa Corporation)和南韓LG化學等相繼在東歐建立了電池相關工廠。各家廠商均開始拓展歐洲的新市場。
歐盟(EU)、德國、法國為推動純電動汽車電池的開發,計劃由政府和民營企業攜手最多投資60億歐元。歐洲企業將對抗包括日企在內的亞洲企業,以捲土重來。德國福斯在9月宣佈,啟動了電動車鋰離子電池的生産。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使新車銷量的40%變為純電動汽車,希望積累電池技術。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競爭大幕已經拉開。
按用途來看,新一代通信標準「5G」的普及或許也將成為焦點。智慧手機等移動設備的耗電量將增加,因此電池需要實現大容量化。如果新型電池的開發等取得進展,能在小型的狀態下存儲大量電力,面向IT的電池市場有可能再次顯示出盛況。
今後,成為關鍵的是安全技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