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對機器人徵稅?
2017/05/25
你聽説過對機器人徵稅這種科幻小説一樣的事嗎?
之所以討論對機器人徵稅,是因為如果配備了人工智慧(AI)等的高功能機器人在工廠和企業普及,會導致很多人失業。因此有意見認為,為了支援失業者,有必要對機器人徵稅。
![]() |
日本安川電機未來館展出的機器人,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還原魔方 |
2016年,歐盟議會提出了對機器人徵稅的提案。這也引發了各界對這一話題的廣泛熱議。儘管該提案在2017年2月被否決,但據稱為了抑制機器人的過度使用,歐盟議會正在就相關法律的制定進行探討。
美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對向機器人徵稅的提案表示了贊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也表示理解稱,「如果將來自機器人的稅收用於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將有助於緩解他們心理上的痛楚」。據預測,美國將有近半勞動者因機器人的出現而失業。對於大量失業影響經濟運作的危機感引發了人們對機器人稅的關注。
在日本,了解稅收制度的東京財團首席研究員森信茂樹指出,「現在已經到了制定新的稅收制度來應對大量失業的時期了」。他提倡對由政府支援技術開發的AI及機器人的專利等無形資産徵稅的機制。但目前尚未在日本國內引發廣泛的討論。
日本是機器人大國。製造工序的機械化提高了生産效率,增強了競爭力。有數據顯示,日本汽車製造業機器人的利用規模是美國和德國的約1.4倍。也許正因為機器人是競爭力的基礎,對其徵稅這一話題才難以引發討論。日本經濟産業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岩本晃一指出,「對機器人徵稅的話,使用機器人最多的汽車産業會把工廠轉移到海外,相關就業狀況將陷入惡化」。
32年前,日本也有過對機器人徵稅的相關提案,當時的日本社會黨議員安恒良一在國會提案稱,「必須認真討論對機器人徵稅」。後來,新興的服務業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吸收了就業,安恒的顧慮沒有成為現實。但是,今後機器人能夠從事的工作越來越多,這樣的憂慮未必是杞人憂天。
在笑稱機器人稅是「無稽之談」的時候,可能有一天,我們的稅金也會由AI來計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高橋元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