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日本的大學教授也開始搞經營了

日本的大學教授也開始搞經營了

2018/08/20

PRINT

         

  筑波大學教授山海嘉之率領的Cyberdyne公司已經成功上市,追隨山海教授的步伐,力爭上市的初創企業也不在少數。

       

  大阪市立大學教授辻本浩章研究用於磁光碟的「磁性薄膜」,發現磁性薄膜還能用於測定能量,於是在2015年成立了SIRC公司,開發支援物聯網(IoT)的感測器。

     

  直徑5毫米的小型感測器能夠測量電流、電力、角度、頻率並實時輸出。如果使用這種感測器,機械式壓力錶等模擬設備也能夠支援物聯網。SIRC公司正在與夏普等約10家企業共同開發。

    

  SIRC公司在2017年底籌集了約3億日元資金,未來爭取上市。辻本教授表示,「作為研究人員,將不停挑戰新事物,激勵年輕人」。

       

  從風險投資籌集資金

       

  日本國立大學於2004年4月向獨立行政法人轉型,日本政府向各所大學分撥「運營費補助金」,用於支援大學的經營、教育、研究。隨著大學獨立行政法人化改革的推進,國家給大學的補助金越來越少。2017年度的金額比2004年度減少12%,減至約1.1萬億日元。地方大學和年輕研究人員越來越難以獲得經費。

 

京都大學

         

  據日本總務省統計,日本研究人員的每人平均研究費為27萬美元,僅次於美國和德國。不過,中國的每人平均研究費已達到25萬美元,逼近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堀切準教授擔憂地表示,「估計很快就會被中國超越」。

      

  取代政府撥款,存在感出現提升的是風險投資(VC)。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4所日本國立大學利用國家預算成立風投公司,東京工業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也在運營自己的風投公司。調查公司日本風投研究(Japan Venture Research)的統計顯示,2017年日本政府和大學下屬風投公司的投資額達287億日元,猛增至5年前的約7倍。平均每家公司的投資額(中間值)約為4億日元,增長至5年前的13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6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