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祖先來自東南亞?
2018/12/03
雖然這一組的基因與其他5組有很大的差異,但也發現了在地理上接近的小組之間有過融合的痕跡。長久以來人們一直相信「二層構造假説」,也就是説,東南亞從舊石器時代開始生活著以狩獵採集為生的居民,由於具有種植稻穀等農耕文化的群體的遷徙而被置換。但從這次的研究成果來看,並不是單純的置換。覺張隆史認為,「多個群體不斷的移動和交流的新框架浮出水面。」
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的山田康弘教授強調,「基於遺傳資訊的研究將成為日本考古學的巨大動力」。迄今為止的研究一直是比較各地的遺跡中發掘的石器、骨頭上的各種加工的痕跡,推定了民族和文化的關聯程度。但作為科學判斷材料,根據還很薄弱。而通過基因則容易推測出實際有多大程度的關聯。
分析基因追尋古代人的足跡是全球研究者的共同想法。隨著基因研究的滲透,這一領域的研究變得活躍起來。
但是,在日本和東南亞進行研究的時候,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殘留在古代人骨中的基因的狀態。
像鏈條一樣相連的基因不耐高溫多濕的環境,容易中途斷裂。由於容易滋生細菌,會分解人的基因,或者混入其他生物的基因。乾燥地區較多的歐洲和非洲的基因的保存狀態較好,上萬年前的舊標本也能保存得很乾淨。
這次的研究採用了新的分析方法。以往一般都是從殘留在牙齒中的細胞中提取基因,而這次變為從非常硬的側面頭骨中進行提取。因為這樣可以找到保存狀態良好的基因。
提取的時候也十分細心。因為只能提取到極微量的基因,一旦混入其他的基因就無法解析了。所以要在無塵室(clean room)裏使用專用的實驗服和手套進行。
這項研究與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為核心的國際研究小組共同作業,海外的多個大學也同樣解讀了該基因。北里大學準教授太田博樹表示,「只有一個研究所的數據可信度不高,在國際合作體制下,才能給出高精度的數據」。
能夠解讀遺傳資訊的個體數量還很少,地域也有限。接下來的研究主題還有很多。
繩文人與彌生人相互交流 形成了現在的日本人
繩文人從一萬幾千年前到約2300年前在日本列島生活。其面部特徵是圓臉、高鼻樑、顎骨發達。他們被認為以狩獵採集為生,途經現在的台灣和朝鮮半島等地遷徙而來。
本次提取了基因的人骨出土地伊川津貝冢是大約4000年前到2500年前的遺跡,屬於繩文時代的後期至晚期。從該地出土的動物、魚骨、陶器和石器中可以了解繩文時代的生活情況。
據説彌生人在大約2500年前從亞洲大陸遷徙至日本九州地區,並開始種植白米。其面部特徵是臉長、眼睛細、下巴窄。該人種漸漸地擴展到整個日本列島,在與繩文人等融合的過程中,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日本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井健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